[实用新型]一种直立式防倾斜连接器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44053.6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29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屈喜庆;邓名欣;刘乐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富盈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40;H01R13/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卓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9 | 代理人: | 汤冠萍 |
地址: | 518106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倾斜 连接器 接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立式防倾斜连接器接头,包括金属的壳体,壳体内设有中板,中板内设有连接外部导线的端子,壳体上设有上可插入到PCB板上的第一固定部,端子与第一固定部位于连接器接头的同一侧,端子从中板上端伸出后弯曲成水平状态,端子弯曲后在上端面形成接近水平态的第三端面,所述壳体上还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垂直向一侧延伸,支撑部的延伸方向与端子的弯曲方向相同,支撑部的上端面形成第一端面。有益的效果:在使用时,第三端面与PCB板接触,同时,第一端面也与PCB板接触,当焊接时,支撑部克服了液体态的焊锡对端子向A方向造成的拉伸,从而防止连接器接头出现倾斜,本设计方案适用于TYPE‑C接头、Lightning接头或Micro USB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器接头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直立式防倾斜连接器接头。
背景技术
如图1,现有的直立式连接器接头,包括金属的壳体1,壳体1上设有可插入到PCB板5上的第一固定部11,壳体1内设有中板,中板设有连接外部导线的端子3,端子3与第一固定部11位于连接器接头的同一侧,端子3从中板上端伸出后向A方向弯曲成水平状态,多个端子3的上端面形成相同的水平态的第三端面31,第三端面31与PCB板5接触通过焊锡4形成贴片式焊接,为了进行量产,在焊接时,一般使用波峰式焊接,由于进行波峰式焊接时,焊锡4为液体状态,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液体态的焊锡4接触到第三端面31与其对应的PCB板时,会将端子3向A方向拉伸,焊接完成后,会造成接头下端向A方向倾斜1-2度的异常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立式防倾斜连接器接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立式防倾斜连接器接头,包括金属的壳体,壳体内设有中板,中板内设有连接外部导线的端子,壳体上设有上可插入到PCB板上的第一固定部,端子与第一固定部位于连接器接头的同一侧,端子从中板上端伸出后弯曲成水平状态,端子弯曲后在上端面形成接近水平态的第三端面,所述壳体上还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垂直向一侧延伸,支撑部的延伸方向与端子的弯曲方向相同,支撑部的上端面形成第一端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端面与第三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上端设有第二固定部,使用所述第二固定部来替换支撑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位于端子弯曲的相反一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固定部垂直向上延伸。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固定部向右弯曲为水平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固定部水平方向延伸后,其上端面形成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与第一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有益的效果:在使用时,第三端面与PCB板接触,同时,第一端面也与PCB板接触,当焊接时,支撑部克服了液体态的焊锡对端子向A方向造成的拉伸,从而防止连接器接头出现倾斜,本设计方案适用于TYPE-C接头、Lightning(苹果)接头或Micro USB(安卓)接头。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结构图一。
图3: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结构图二。
图4: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富盈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富盈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440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升降的天线架
- 下一篇:一种集热器金属支架防雷接地端子板安装节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