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46098.7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00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水务科学研究院(武汉市水土保持监测站)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D5/74;E02D17/20;E02B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邓佳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土保持 生态 护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包括坡体,所述坡体的一侧均匀铺设有护砖,护砖的中间开设有圆孔,且该圆孔内插设有圆管,圆管的一侧连接有锚杆的一端,锚杆另一端向远离圆管外壁的方向倾斜,所述锚杆关于圆管的一侧等距分布有多个,且锚杆的侧壁上设置有倒齿,所述圆管和锚杆插设进入坡体内,且坡体内的锚杆之间交错分布,所述坡体的表面铺设有网片,且网片夹持于坡体与护砖之间,所述圆管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通孔。该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采用交错分布的锚杆的结构,不仅使得锚杆能够锚入土壤内,且使得锚杆之间互相具有一定的拉结作用力,从而可在植被为生长稳定前,极大的提高坡体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土保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
背景技术
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八十年代以来,进入了一个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新阶段。小流域是指以分水岭和出口断面为界形成的面积比较小的闭合集水区。流域面积最大一般不超过50平方公里。每个小流域既是一个独立的自然集水单元,又是一个发展农、林、牧生产的经济单元,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上游。一个小流域就是一个水土流失单元,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全过程都在小流域内产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缺少植被的土壤在水流冲刷下很容易导致水土流失,传统的直接种植的方式,会导致植物根系在未生长稳定的时候,连同植被一起被冲刷流失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包括坡体,所述坡体的一侧均匀铺设有护砖,护砖的中间开设有圆孔,且该圆孔内插设有圆管,圆管的一侧连接有锚杆的一端,锚杆另一端向远离圆管外壁的方向倾斜,所述锚杆关于圆管的一侧等距分布有多个,且锚杆的侧壁上设置有倒齿,所述圆管和锚杆插设进入坡体内,且坡体内的锚杆之间交错分布。
优选的,所述坡体的表面铺设有网片,且网片夹持于坡体与护砖之间。
优选的,所述圆管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圆管的一端突出护砖的外壁,且圆管突出护砖外壁的一端设置有凸沿,且凸沿的一侧压在护砖的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倒齿关于锚杆上等距分布有多个,且锚杆与圆管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圆管上的每2个锚杆之间连接有连杆,连杆与锚杆之间为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采用交错分布的锚杆的结构,不仅使得锚杆能够锚入土壤内,且使得锚杆之间互相具有一定的拉结作用力,从而可在植被为生长稳定前,极大的提高坡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圆管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锚杆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网片,2、护砖,3、圆管,4、凸沿,5、锚杆,6、倒齿,7、坡体,8、通孔,9、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水务科学研究院(武汉市水土保持监测站),未经武汉市水务科学研究院(武汉市水土保持监测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460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式直缝连续焊接设备
- 下一篇:一种车载活性炭空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