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锥台型垃圾投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47228.9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50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周治汉;黄志邦;姜京旼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经济特区联谊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南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锥 垃圾 投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清洁环保且能够避免出现堵塞问题的圆锥台型垃圾投放装置。该装置设置于垃圾桶或者是垃圾站的垃圾投放口处,以将投入其中的垃圾导入到垃圾桶或者是垃圾站中,该装置包括呈圆锥台型的垃圾斗(1)、设置于所述垃圾斗(1)底部且对所述垃圾斗(1)的底部进行密封的下料门(2)、设置于所述垃圾斗(1)的侧面且驱动所述下料门(2)开闭的驱动机(3)及对称设置于所述垃圾斗(1)的外侧面上的悬挂臂(4),所述悬挂臂(4)的底部设置有支撑面(41),所述垃圾斗的轴心与所述支撑面(41)的平面之间为非垂直状态,所述垃圾斗的内部由上至下为直径逐渐变大的圆通。本实用新型用于环保设备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锥台型垃圾投放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投放装置为垃圾投放、收集与处理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部分,且其直接与垃圾投放人员对接,垃圾投放人员通过垃圾投放装置将垃圾投放入垃圾桶内。然而,由于使用者的投放行为与垃圾/垃圾袋大小、重量以及具有不同种类等原因与变数存在,设置于投放口处的垃圾投放装置很容易出现垃圾堵塞的问题,并且垃圾投放口周围容易被污染,进而产生二次污染,甚至影响至垃圾桶的其它零部件,导致垃圾桶出现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清洁环保且能够避免出现堵塞问题的圆锥台型垃圾投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设置于垃圾桶或者是垃圾站的垃圾投放口处,以将投入其中的垃圾导入到垃圾桶或者是垃圾站中,该装置包括呈圆锥台型的垃圾斗、设置于所述垃圾斗底部且对所述垃圾斗的底部进行密封的下料门、设置于所述垃圾斗的侧面且驱动所述下料门开闭的驱动机及对称设置于所述垃圾斗的外侧面上的悬挂臂,所述悬挂臂的底部设置有支撑面,所述垃圾斗的轴心与所述支撑面的平面之间为非垂直状态,所述垃圾斗的内部由上至下设置为直径逐渐变大的圆通。
上述方案可见,将所述垃圾斗的轴心与所述支撑面的平面之间设置为非垂直状态,从而使得整个垃圾斗在常规状态下具有一个倾斜度,这利于确保使用者的视角,易于垃圾投放,有效地避免了垃圾洒落于垃圾斗的外围,保持了清洁的环境,环保效果佳,且使用方便;另外,垃圾斗倾斜度的设置,能够保证垃圾顺畅地下落到垃圾桶或者是垃圾站中,而垃圾斗内部由上至下设置为直径逐渐变大的圆通,保证了垃圾不会被堵塞,只要能够从垃圾斗的上部开口处进入的垃圾,均能顺畅地下落,避免了垃圾堵塞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为铰接在所述垃圾斗的侧面上的液压缸或气压缸。由此可见,驱动机为液压缸或气压缸,能够有效地为下料门提供开闭的动力,而通过铰接的方式设置于垃圾斗的侧面上,从而为下料门的开闭运动提供运动副所需要的空间。
再进一步地,所述垃圾斗的侧面上还设置有销轴支架,所述下料门由门板和与所述门板焊接连接的门板加强筋组成,所述门板加强筋铰接于所述销轴支架上,所述门板加强筋的外端与所述驱动机的输出轴相铰接。由此可见,销轴支架能够为下料门的运动提供足够的空间,门板加强筋能够为下料门提供强度,保证其使用寿命,而下料门的设置对位于垃圾斗内的垃圾进行储存,当将垃圾桶位于其下方时,即可打开下料门,垃圾落到垃圾桶内,或者是垃圾落到垃圾站内。
另外,对称设置在所述垃圾斗的外侧面上的两个悬挂臂与所述垃圾斗的轴心位于同一个平面,且两个悬挂臂设置于所述垃圾斗靠上部的位置。由此可见,采用对称设置和与垃圾斗轴心同平面的设置方式,且将两个悬挂臂设置在靠垃圾斗上部的位置,保证了垃圾斗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保证了其在使用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倾斜度,便于使用人员将垃圾置入垃圾斗内。
在所述垃圾斗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壁面加强筋,所述销轴支架与所述壁面加强筋固定焊接。由此可见,壁面加强筋有效地加强了垃圾斗的强度,保证其使用寿命。
最后,所述垃圾斗的上端口设置有环形加强筋。环形加强筋能够加强垃圾斗上端口处的强度,避免垃圾在投放时对垃圾斗上端口造成损坏,保证了其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经济特区联谊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珠海经济特区联谊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472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生物培养接种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小儿内科检查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