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偏瘫患者恢复训练的持物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47800.1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65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婷;黄思思;王志祥;朱兰;万春利;王雪;郭川;姜艳;葛盼丽;殷晨慧;朱颖;徐晓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杨敬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偏瘫 患者 恢复 训练 固定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偏瘫患者恢复训练的持物固定器,其中包括手部贴合板、手指限位环、指端保护套、手腕紧固套、固定条、硬质垫片和纤维记忆板。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偏瘫患者腕、手部进行矫正,使其由屈腕状态变为正常抓握状态,利于偏瘫患者上肢矫正及功能训练;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便于生产,能够适用于多种腕及手部治疗矫正情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偏瘫患者上肢屈腕,影响患者抓取物件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偏瘫恢复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偏瘫患者恢复训练的持物固定器。
背景技术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同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感觉等多功能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偏瘫患者在治疗后需要进行恢复训练,对于上肢训练,但是由于上肢异常模式,患者上肢出现屈肌共同运动模式,如屈腕状况,这会影响患者的抓取功能。现设计一种持物固定器,能够将腕关节固定在功能位,能够利于上肢训练和日常生活使用及训练。
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现设计一种用于偏瘫患者恢复训练的持物固定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偏瘫患者恢复训练的持物固定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偏瘫患者上肢屈肌异常(共同运动)模式,影响患者抓取物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偏瘫患者恢复训练的持物固定器,包括手部贴合板,所述手部贴合板的一侧指部上设有手指限位环和指端保护套,所述手部贴合板的一侧腕部上设有手腕紧固套,所述手腕紧固套的两端分别设有粘带和粘口。
所述手部贴合板的另一侧指部上设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为记忆材料制成。
所述手部贴合板内在腕部设有硬质垫片,在拇指处增设纤维记忆板。
所述手部贴合板在固定条和硬质垫片的共同作用,在自然状态下腕关节固定在15°,所述手部贴合板在纤维记忆板作用,在自然状态下拇指固定在对指对掌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偏瘫患者手部进行矫正,使其由屈腕状态变为正常抓握状态,利于偏瘫患者上肢矫正治疗;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便于生产,能够适用于多种手部治疗矫正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是图3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478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铁皮石斛培养的吊式种植架
- 下一篇:一种土木工程柱形基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