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48016.2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3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朱迅;孙承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9F9/33 |
代理公司: | 北京钲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2 | 代理人: | 李志新;刘亚平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模组 移动 终端 | ||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和与显示面相对的背面;缓冲层,包括依次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背面的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屏蔽层,设置在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之间;覆晶薄膜,与显示面板电连接,覆晶薄膜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第二缓冲层的背离显示面板的一面;显示驱动电路,设置在覆晶薄膜上,并且显示驱动电路面向显示面板的背面;支撑层,设置在第二缓冲层和覆晶薄膜之间;其中,第二缓冲层和支撑层上开设有避让显示驱动电路的避让孔,以使显示驱动电路直接面对屏蔽层。通过本公开,可以在不影响显示模组的各个功能的前提下,降低显示模组的整体厚度,并且无需过多工序,制造成本低,并且能够保证显示模组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ELD) 显示屏具有高可视度、高亮度,反应快、重量轻、厚度薄,构造简单、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中以手机为例,其中,手机厚度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显示模组的厚度,显示模组可以由各个功能部件组成,各个功能部件的厚度之和即为显示模组的厚度。
相关技术中,通过减薄显示模组的某个或多个功能部件的厚度,或者去除某个或多个功能部件以达到降低显示模组厚度的目的。但是,上述方案的显示模组工序复杂、制造成本高,并且显示模组的功能受到影响,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和与显示面相对的背面;缓冲层,包括依次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背面的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覆晶薄膜,与显示面板电连接,覆晶薄膜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第二缓冲层的背离显示面板的一面;显示驱动电路,设置在覆晶薄膜上,并且显示驱动电路面向显示面板的背面;屏蔽层,设置在第一缓冲层与第二缓冲层之间;支撑层,设置在第二缓冲层和覆晶薄膜之间;其中,第二缓冲层和支撑层上开设有避让显示驱动电路的避让孔,以使显示驱动电路直接面对屏蔽层。
在一实施例中,缓冲层的厚度为预设的安全缓冲厚度。
在一实施例中,缓冲层的厚度为0.25mm;第二缓冲层的厚度为0.1mm~0.2mm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缓冲层上设置有开窗;屏蔽层通过开窗以接地。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驱动电路的顶部与屏蔽层之间设置有安全间隙,安全间隙为0.2mm~0.25mm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层的厚度为0.5mm~0.65mm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厚度为1.33mm~1.48mm。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或者液晶显示面板。
在一实施例中,屏蔽层为铜箔片。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缓冲层、屏蔽层和第二缓冲层为一体化辅料。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以及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可以在不影响显示模组的各个功能的前提下,降低显示模组的整体厚度,并且无需过多工序,制造成本低,并且能够保证显示模组的可靠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显示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480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程造价用高精度水准装置
- 下一篇: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