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恢复式过欠压保护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48996.6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0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吕学学;赵凯钒;蒋天贞;蔡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清市一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02 | 分类号: | H02H3/02;H02H3/20;H02H3/24;H02H9/04;H02H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恢复 保护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恢复式过欠压保护器电路,解决现阶段电压范围窄、转换效率低、自身抗干扰性低等问题。其包括有电源处理部分、信号处理部分、模数A/D转换和电压信号处理部分、继电器控制部分以及指示部分;电源处理部分依次与信号处理部分、模数A/D转换和电压信号处理部分、继电器控制部分以及指示部分相连接;电源处理部分包括有依序连接而成一次浪涌保护电路、全波整流电路、二次浪涌保护电路以及开关电源降压电路。采用了两次的浪涌保护以及二次浪涌保护电路位于全波整流电路的后端,再进行开关电源降压,将一个位准的电转换为用户端所需求的电压或者电流,转换效率提高明显,自身抗干扰性强,电压范围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器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恢复式过欠压保护器电路。
背景技术
自恢复式过欠压保护器用于保护单相用电设备,即零线与火线电压过高或过低对用电设备的损坏,及时切断电源供给,待电压恢复正常范围内并延时后重新接通电源。现有技术中的自恢复式过欠压保护器的电路电压范围窄、转换效率低、自身抗干扰性低等问题,困扰着自恢复式过欠压保护器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恢复式过欠压保护器电路,解决现阶段电压范围窄、转换效率低、自身抗干扰性低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有电源处理部分、信号处理部分、模数A/D转换和电压信号处理部分、继电器控制部分以及指示部分;所述电源处理部分依次与信号处理部分、模数A/D转换和电压信号处理部分、继电器控制部分以及指示部分相连接;所述信号处理部分用于对电压信号进行处理判断并驱动继电器控制部分;所述继电器控制部分用于根据信号处理部分的驱动信号,完成继电器的驱动;所述电源处理部分包括有依序连接而成一次浪涌保护电路、全波整流电路、二次浪涌保护电路以及开关电源降压电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了两次的浪涌保护以及二次浪涌保护电路位于全波整流电路的后端,再进行开关电源降压,将一个位准的电压转换为用户端所需求的电压或者电流,转换效率提高明显,自身抗干扰性强,电压范围宽。
进一步的,一次浪涌保护电路包括有压敏电阻YM1、电阻R1、压敏电阻YM2,压敏电阻YM1和压敏电阻YM2连接火线与零线以用于浪涌防护,电阻R1用于降压;所述全波整流电路包括有用于全波整流的整流桥DB1;所述二次浪涌保护电路包括有电阻R2、电阻R3、芯片U1、二极管D2、二极管D3;所述开关电源降压电路包括有芯片U4、电解电容E3、稳压二极管DZ1、电感L1、二极管D5、电解电容E4,以用于降压,将高电压降至后继电器控制部分所需要的工作电源。
再进一步的,信号处理部分包括有电阻R4、电阻R5、电阻R6、二极管D4、二极管D7、电阻R7、电容C1、电解电容E2组成,电阻R4、电阻R5起到信号的降压作用,由二极管D7进行半波整流,电阻R6进行信号分压,由二极管D4、电阻R7、电容C1、电解电容E2进行信号电压的二次滤波及稳定。
更进一步的,模数A/D转换和电压信号处理部分包括有模数转换芯片U3,模数转换芯片U3进行信号分析。
再更进一步的,继电器控制部分包括有常闭型继电器,所述常闭型继电器在电源电压处于保护范围之外时处于吸合状态,在正常工作使处于释放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电源处理部分1,信号处理部分2,模数A/D转换和电压信号处理部分3,继电器控制部分4,指示部分5,一次浪涌保护电路11,全波整流电路12,二次浪涌保护电路13,开关电源降压电路14。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清市一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乐清市一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489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