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喷墨设备的墨水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49624.5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00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解川川;张曼;孟令虎;邓利浩;赵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长荣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18 | 分类号: | B41J2/18;B41J2/175;B41J2/135;B41J2/165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李成运 |
地址: | 300400 天津市北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喷墨 设备 墨水 循环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喷墨设备的墨水循环系统,包括主墨桶、上墨盒和下墨盒,所述主墨桶通过供墨结构为所述下墨盒供墨;所述上墨盒与下墨盒之间同时设有泵循环结构和负压循环结构;所述泵循环结构将墨水从下墨盒抽到上墨盒;所述负压循环结构利用负压差使上墨盒内墨水经喷头流向下墨盒。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墨水在上下墨盒供墨循环非常稳定,解决了墨水在墨路中出现分层造成墨路和喷头堵塞、以及供墨循环的稳定性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打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适用于喷墨设备的墨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打印设备领域中使用的的负压供墨系统,包括负压气路及供墨墨路。负压气路通常是由真空泵抽空气到大气产生负压,负压通过负压管道经负压盒缓冲后接到墨盒,供墨泵从墨桶抽取墨水到墨盒,墨盒再供给墨水到喷头。墨水的供给过程是单向的,容易造成墨水在墨路中出现分层,造成墨路和喷头堵塞的问题,从而影响影响打印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用于喷墨设备的墨水循环系统,解决墨水在墨路中出现分层造成墨路和喷头堵塞、以及供墨循环的稳定性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喷墨设备的墨水循环系统,包括主墨桶、上墨盒和下墨盒,所述主墨桶通过供墨结构为所述下墨盒供墨;所述上墨盒与下墨盒之间同时设有泵循环结构和负压循环结构;所述泵循环结构将墨水从下墨盒抽到上墨盒;所述负压循环结构利用负压差使上墨盒内墨水经喷头流向下墨盒;
下墨盒和上墨盒都设有液位开关,所述液位开关连接喷墨设备的供墨板卡,所述供墨板卡连接并控制供墨结构、泵循环结构、负压循环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供墨结构包括供墨通道,所述供墨通道设有依次连接的供墨泵、第一过滤器和供墨阀,所述供墨泵连接所述主墨桶,所述供墨阀连接所述下墨盒;所述供墨泵和供墨阀连接所述供墨板卡。
进一步的,所述泵循环结构包括泵循环通道,所述泵循环通道设有依次连接的循环泵、第二过滤器、循环阀,所述循环泵连接所述下墨盒,所述循环阀连接所述上墨盒;所述循环泵和循环阀连接所述供墨板卡。
更进一步的,所述泵循环通道还设有除气模块,所述除气模块位于所述循环阀和所述上墨盒之间;所述除气模块连接除气泵;所述除气泵连接所述供墨板卡。
进一步的,所述负压循环结构包括连接上墨盒和下墨盒的负压循环通道,所述下墨盒连接高负压系统,所述上墨盒连接低负压系统;所述喷头设置在负压循环通道中使墨水流经喷头;所述低负压系统和所述高负压系统连接所述供墨板卡。
更进一步的,所述负压循环通道中还设有流量计。
更进一步的,所述负压循环通道为多个,每个负压循环通道都对应设置喷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墨水在上下墨盒的供墨循环通过供墨板卡控制,非常稳定,解决了墨水在墨路中出现分层,造成墨路和喷头堵塞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上墨盒和下墨盒所连接负压系统的负压差控制墨水循环的快慢;
3、本实用新型中上下墨盒可以同时连接多个喷头;
4、本实用新型在供墨结构和泵循环结构中都设置了阀结构,进一步增强了供墨循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其中,
1主墨桶、2供墨泵、3第一过滤器、4供墨阀、5下墨盒、6高负压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长荣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长荣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496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墨打印机喷头安装调整机构
- 下一篇:一种体温计装盒机的自动推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