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组合式滴定管夹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50428.X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38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徐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L9/00 | 分类号: | B01L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王昊 |
地址: | 2131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组合式 滴定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组合式滴定管夹,包括底座、垂直立杆和固定座,垂直立杆固设于底座上,固定座可拆卸式固定安装于垂直立杆的上端,固定座一端固定有滴定管夹、另一端固设有组合夹,组合夹包括支座,支座上端固设有第一水平环、下端对应固设有第二水平环、中部固设有第三水平环,第一水平环与第二水平环之间的连线与第三水平环错位设置,第一水平环的内径大肚移液管上端管体的外径,且第一水平环上设有宽度大肚移液管上端管体外径的缺口,大肚移液管肚体的外径第二水平环的内径大肚移液管下端管体的外径,第三水平环的内径吸耳球的外径。该滴定管夹可以固定滴定管、稳定放置大肚移液管和吸耳球,为滴定分析工作提供极大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组合式滴定管夹。
背景技术
实验室中分析实验常用的器具就是滴定装置,其是由滴定管和铁架台组成,其中铁架台的支撑杆上端固定安装有滴定管夹,滴定管通过滴定管夹夹持固定于铁架台上。现有的滴定管夹一般为蝴蝶夹、弹簧夹等,且该滴定管夹两边设计为对称形式的夹体结构。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滴定管夹通常只用一侧的夹体来固定滴定管,用于滴定实验;而另一侧的夹体通常用于夹持固定大肚移液管。随着滴定管夹使用次数增多或使用时间的延长,夹体会发生松弛或夹持力减小,即夹体对大肚移液管的夹持力度减小,导致大肚移液管夹持于夹体内经常发生倾斜或松动,在不可控外力的振动下经常会发生大肚移液管脱落打破的现象,特别是在学生实验课上,经常出现大肚移液管夹持不牢脱落打破的现象。另外,由于分取试液需要,经常用到吸耳球,吸耳球使用后放置于桌面上,由于不经意触碰吸耳球经常会从桌面上滚落丢失。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滴定管夹进行结构上的改进,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组合式滴定管夹,该组合式滴定管夹既可以固定滴定管,又可以稳定放置大肚移液管,同时,还可以放置吸耳球,一举三得,解决了传统滴定管夹一侧闲置的问题,把大肚移液管和吸耳球与滴定管配套集成安置于滴定装置上,为滴定分析工作提供极大便利,且大肚移液管不易破碎、吸耳球不易滚动滑落丢失,特别适用于学校学生的实验课使用,且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制造成本较传统的对称式滴定管夹有所降低,非常适宜全面推广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新型组合式滴定管夹,包括底座、垂直立杆和固定座,所述垂直立杆固设于底座上,所述固定座可拆卸式固定安装于垂直立杆的上端,固定座一端固定有滴定管夹,另一端固设有组合夹,所述组合夹包括与固定座固定连接的支座,所述支座上端固设有第一水平环、支座下端对应固设有第二水平环,所述支座的中部固设有第三水平环,所述第一水平环与第二水平环之间的连线与第三水平环错位设置,所述第一水平环的内径大肚移液管上端管体的外径,且第一水平环上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宽度大肚移液管上端管体的外径,大肚移液管肚体的外径第二水平环的内径大肚移液管下端管体的外径,所述第三水平环的内径吸耳球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滴定管夹既可以固定滴定管,又可以稳定放置大肚移液管,同时,还可以放置吸耳球,一举三得,解决了传统滴定管夹一侧闲置的问题,把大肚移液管和吸耳球与滴定管配套集成安置于滴定装置上,为滴定分析工作提供极大便利,且大肚移液管不易破碎、吸耳球不易滚动滑落丢失,特别适用于学校学生的实验课使用,且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制造成本较传统的对称式滴定管夹有所降低,非常适宜全面推广使用;放置大肚移液管时,大肚移液管的下端管体插入第二水平环内,并使大肚移液管的肚体下端放置于第二水平环的上端,大肚移液管的上端管体穿过该缺口进入第一水平环内,提高了大肚移液管的放置便捷性。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水平环的内径尺寸为11~15mm。由于常用的大肚移液管为25mL容积,该内径尺寸的第一水平环既可以容纳该大肚移液管上端的管体,还可以对大肚移液管上端管体起到限位作用,即使大肚移液管放置时整体成近似竖直状态,有利于大肚移液管的稳定放置和竖直形体状态保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504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元器件加工用焊锡废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纹身笔用自动装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