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播牧草消减水土流失生态带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50869.X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61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安曈昕;吴伯志;周锋;杨友琼;字淑慧;李永梅;范茂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24/46;A01G24/23;A01G24/35;A01G24/30;E03B3/02;E02D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5020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牧草 消减 水土流失 生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播牧草消减水土流失生态带,包括生态带本体,所述生态带本体包括抗侵蚀木质纤维层,营养层、存水层和粘合层,所述抗侵蚀木质纤维层的底部设置有营养层,所述营养层的底部设置有存水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抗侵蚀木质纤维层,可形成柔性、连续、多孔、吸水的抗侵蚀保护层,在与土壤粘结后,与地面完全贴合,形成土壤保护纤维层,防止雨水引发水土流失现象,通过设计粘合层,可增强生态带本体与地面之间的粘结作用,增强生态带抗侵蚀能力,通过坡面和防护机构,便于保证生态带本体与地面贴合,防止生态带表面的水土流失,从而提高防护效果,解决了现有生态带防护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保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播牧草消减水土流失生态带。
背景技术
水土流失是一种自然、人为条件导致的普遍存在的一种灾害现象,其不仅是水土资源的浪费,严重时还会影响植被生长,导致植被退化,甚至成为滑坡、坍塌、泥石流的诱发因素,通常是通过人为建立一条生态带对土地进行保护,防止风沙对土地造成侵蚀,现有生态带与地面粘合度低,土质松散、结构性差,容易被风沙侵蚀,最终降低生态带防护效果或毁坏坡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播牧草消减水土流失生态带,具备防护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生态带防护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播牧草消减水土流失生态带,包括生态带本体,所述生态带本体包括抗侵蚀木质纤维层,营养层、存水层和粘合层,所述抗侵蚀木质纤维层的底部设置有营养层,所述营养层的底部设置有存水层,所述存水层的底部设置粘合层,所述抗侵蚀木质纤维层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坡面,所述坡面的顶部设置有保水机构,所述生态带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防护机构。
优选的,所述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三十度,所述生态带本体的厚度为十五厘米。
优选的,所述保水机构包括不锈钢管和漏水孔,所述坡面的顶部设置有不锈钢管,所述不锈钢管底部贯穿坡面并延伸至坡面的底部,所述不锈钢管的表面设置有漏水孔。
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网和固定桩,所述生态带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桩,所述防护网通过固定桩与地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抗侵蚀木质纤维层由可分解的木质纤维构成,所述存水层为聚丙烯酸盐和聚丙烯酰胺混合而成,所述粘合层为高分子聚丙烯酰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抗侵蚀木质纤维层,可形成柔性、连续、多孔、吸水的抗侵蚀保护层,在与土壤粘结后,与地面完全贴合,形成土壤保护纤维层,防止雨水引发水土流失现象,由于其吸水保水性及多孔性,还可促进种子萌发,通过设计粘合层,可增强生态带本体与地面之间的粘结作用,增强生态带抗侵蚀能力,通过坡面和防护机构,便于保证生态带本体与地面贴合,防止生态带表面的水土流失,从而提高防护效果,解决了现有生态带防护效果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三十度,具有较强的抗风能力,减少水土流失,通过设计生态带本体的厚度为十五厘米,便于对牧草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通过不锈钢管和漏水孔的配合,便于收集雨水,保证生态带附近土地水分充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营养层结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中:1、生态带本体;11、抗侵蚀木质纤维层;12、营养层;13、存水层;14、粘合层;2、坡面;3、保水机构;31、不锈钢管;32、漏水孔;4、防护机构;41、防护网;42、固定桩。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508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