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深静脉穿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51161.6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9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肖曙芳;李斌;李翠芬;杭玲;钏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市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马金华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脉 穿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静脉穿刺装置,包括外套针与内心针,所述外套针的顶部设置有外套针端头,所述外套针的顶端固定套装有定位圆环,所述外套针端头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磁环,所述内心针的顶部设置有内心针端头,所述内心针的顶端固定套装有套环,且套环的顶部与内心针端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内心针端头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磁环,且第二磁环环向围束套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深静脉穿刺装置,设有第一磁环、第二磁环、定位圆环、胶层与保护层,在完成穿刺后退出内心针,通过外套针的内部通道置入导丝的过程中,与皮肤粘连,自动固定外套针,利于操作,并且,外套针与内心针拆装时操作简单,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深静脉穿刺装置。
背景技术
深静脉置管术是重症病房、大手术和救治危重病员不可缺少的手段,深静脉置管术是指经体表穿刺至相应的静脉置入深静脉导管的过程,随着医学科学及医疗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在基层医院已广泛开展,在输血、补液、静脉营养、监测中心静脉压及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等方面已广泛应用,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完善,已扩展到血液透析、肿瘤患者化疗、心内起搏、引流体腔积液等方面。
现有的深静脉穿刺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流程一般为消毒、麻醉、穿刺、置入导丝以及置入导管,在完成穿刺后退出内心针,通过外套针的内部通道置入导丝,该过程中需手动固定外套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后续操作,此外,部分外套针与内心针之间设有卡接结构,内心针穿插于外套针内部通道中,内心针的头端卡入外套针头端开设的卡槽内,该结构能够为两者的结合起到锁紧作用,使两者在穿刺操作时不会分散,但在完成穿刺后退出内心针的操作过程中,该卡接结构不利于拆卸,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深静脉穿刺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静脉穿刺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深静脉穿刺装置,包括外套针与内心针,所述外套针的顶部设置有外套针端头,所述外套针的顶端固定套装有定位圆环,所述外套针端头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磁环,所述内心针的顶部设置有内心针端头,所述内心针的顶端固定套装有套环,且套环的顶部与内心针端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内心针端头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磁环,且第二磁环环向围束套环,所述外套针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道,所述外套针端头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道,所述内心针穿过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于外套针的底部凸出,所述套环活动套装于第二通道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磁环与第二磁环的规格大小相同,所述第一磁环与第二磁环的边缘处均经过倒角处理。
优选的,所述外套针的外径长度从下往上依次递增,所述内心针的底端开设有斜面,所述内心针与斜面之间相交夹角的角度为°-°。
优选的,所述第一磁环与外套针端头之间设置有第一强力胶,所述第一磁环的底部通过第一强力胶与外套针端头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磁环与内心针端头之间设置有第二强力胶,所述第二磁环的顶部通过第二强力胶与内心针端头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心针端头上设置有防滑套,所述内心针端头与防滑套之间设置有粘合剂,所述内心针端头的外壁通过粘合剂与防滑套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圆环的底部外表面涂有胶层,所述胶层为医用压敏胶,所述胶层上粘贴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保护层均为半圆环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市儿童医院,未经昆明市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511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磨损的高稳定滚压成型机
- 下一篇:一种儿科护理用抽血挡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