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隧道喷雾降尘、养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52875.9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7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袁海波;李昌林;徐钦杉;黄奥;熊平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五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5/04 | 分类号: | E21F5/04;E21D11/1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张行超 |
地址: | 550002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隧道 喷雾 降尘 养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隧道喷雾降尘、养护装置,包括:可移动支架;喷雾机构,包括喷雾水管,所述喷雾水管安装在所述可移动支架上,并且所述喷雾水管弯曲构成与隧道截面形状匹配的倒U形状,在所述喷雾水管上间隔设有喷雾孔,所述喷雾水管一端是封闭的,另一端为接水口,由所述接水口接入的高压水,经所述喷雾水管后从所述喷雾孔向外喷出。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移动、多功能、低能耗、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常规洞外送风形式来改善洞内环境和人工洒水养护初支和二衬存在的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隧道喷雾降尘、养护装置,属于隧道施工管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地下隧道工程施工中,因各种机械设备运转排放尾气,洞内石土开挖、喷射混凝土等的粉尘、混凝土施工后的散热及高地热等地质原因,随着隧道掘进深度的增加,在有限空间内使得粉尘含量增加。由于粉尘的增加悬浮使得空气污浊度增加,含氧浓度降低,不满足职业健康管理要求和施工安全管理要求。
目前主要采用洞外送风和人工洒水来解决粉尘问题。然而,常规的洞外送风方式效果十分有限,人工洒水对初支和二衬的养护受隧道大小影响,尤其是隧道拱墙以上部分几乎不能养护到,对隧道施工工期和成本方面都有明显制约。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隧道喷雾降尘、养护装置,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移动、多功能、低能耗等特点,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式隧道喷雾降尘、养护装置,包括:
可移动支架;
喷雾机构,包括喷雾水管,所述喷雾水管安装在所述可移动支架上,所述喷雾水管弯曲构成与隧道截面形状匹配的倒U形状,并且倒U形状的上部弯曲部分倾斜设置,在所述喷雾水管上间隔设有喷雾孔,所述喷雾水管一端是封闭的,另一端为接水口,由所述接水口接入的高压水,经所述喷雾水管后从所述喷雾孔向外喷出。
可选的,所述可移动支架包括:
支架本体;
行走轮,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
可选的,所述支架本体包括:
两竖向侧架,所述行走轮安装在所述两竖向侧架的底部;
连接杆,连接在所述两竖向侧架之间。
可选的,所述竖向侧架为等腰梯形,所述连接杆为4根,4根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两竖向侧架的上部4个边缘端点上,而上端共同向上倾斜并汇集到中心顶点处。
可选的,所述喷雾水管包括:
两直线段,安装在所述竖向侧架的侧面上;
弧形段,所述弧形段的内顶与位于所述中心顶点处的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连接,所述弧形段与所述直线段相连通。
可选的,还包括:环境监测仪,用于检测隧道内的环境指标。
可选的,所述环境监测仪为粉尘浓度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和空气污浊度传感器中的其中一个或任意几个组合。
可选的,还包括:
喷雾控制器;
阀门,安装在所述喷雾水管的接水口处;
所述环境监测仪与所述喷雾控制器电气连接,所述喷雾控制器与所述阀门的控制端电气连接,所述阀门根据所述喷雾控制器的命令开关。
可选的,所述阀门为水用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常规采用洞外送风方式来改善洞内环境、降低粉尘,提高含氧浓度等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五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五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528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电钻替换往复锯的转换器
- 下一篇:一种多角度自由调节抗震支架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