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急诊科用多功能救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53301.3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38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孙宏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宏廷 |
主分类号: | A61G13/08 | 分类号: | A61G13/08;A61G13/10;A61G13/12 |
代理公司: | 天津铂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1 | 代理人: | 张天翔 |
地址: | 257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诊科 多功能 救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诊科用多功能救助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床垫,所述第一床垫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活动管,所述活动管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床垫,所述活动管下端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急诊科用多功能救助装置,可以实现救护装置第二床垫角度调节的自动化,比较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急诊科用多功能救助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急诊科用多功能救助装置。
背景技术
急诊科用多功能救助装置就是担架,担架是急症科符合病情需要,便于病人与伤员躺卧,因担架自身重量较重,搬运时费力;传统的急诊科用多功能救助装置有一些缺点,装置头部位置通过手动调节角度,比较麻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这种急诊科用多功能救助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诊科用多功能救助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急诊科用多功能救助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床垫,所述第一床垫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活动管,所述活动管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床垫,所述活动管下端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杆、电推杆、伸缩杆,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表面贯穿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电推杆,所述电推杆的内部表面贯穿设置有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外表面均与装置主体的内部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推杆的一端外表面与固定杆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与电推杆的内部表面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外表面与活动管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管的下端外表面与装置主体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床垫的下端外表面与固定管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管的一端外表面通过转轴与固定管的一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床垫的下端外表面与活动管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脚的上端外表面与装置主体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脚的数量为四组,所述万向轮的上端外表面与支撑脚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万向轮的数量为四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急诊科用多功能救助装置,使用时将被救者平躺在装置的上端,需要将患者的头部抬高时将,启动电推杆,使得电推杆内侧的伸缩杆伸出,伸缩杆推动活动管以固定管的一端转动,从而达到将活动管、第二床垫的倾角调高,可以使得患者的头抬高,通过使用调节机构这种调节方式代替以往的手动调节,比较省事,比较灵活,较为实用,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急诊科用多功能救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急诊科用多功能救助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急诊科用多功能救助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急诊科用多功能救助装置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主体;2、固定管;3、第一床垫;4、活动管;5、第二床垫;6、调节机构;61、固定杆;62、电推杆;63、伸缩杆;7、支撑脚;8、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宏廷,未经孙宏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533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合金切割用固定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渠垃圾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