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密度沉淀池的整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53530.5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39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罗金华;王立;周山罡;吉屹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24 | 分类号: | B01D2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杨柳岸 |
地址: | 400013***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密度 沉淀 整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密度沉淀池的整流装置,属于给水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沿高密度沉淀池的推流段的深度方向插入的若干栅条,相邻栅条之间的间距沿推流段的长度方向从中心到两侧逐渐由小变大。沿推流段宽度方向的来水经间距不同的栅条整流后,所受的水头损失相同,从而使水流在推流段的整个过水断面上均匀分布,不会出现短流和死水现象,保证高密度沉淀池的出水水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给水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密度沉淀池的整流装置。
背景技术
高密度沉淀池是一种集混凝、絮凝、污泥沉淀及回流一体化的反应设施,通过投加各种药剂,可除去水中大部分悬浮物及浊度,具有结构紧凑、表面负荷高、耐冲击负荷、占地省、污泥浓缩性好等优点。图1所示为高密度沉淀池的俯视图,高密度沉淀池包括絮凝区1、推流段2、沉淀区入口段3和沉淀区4,从絮凝区1至推流段2特有的结构型式,导致水流在推流段2极易发生短流和死水的现象,在推流段2长度方向上,推流段2的中间区域形成短流区5,两侧形成死水区6,水流分布不均,严重影响高密度沉淀池的出水水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密度沉淀池的整流装置,使水流在推流段均匀分布,保证高密度沉淀池的出水水质,解决现有技术中水流在推流段布水不均、容易出现短流和死水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密度沉淀池的整流装置,包括沿高密度沉淀池的推流段的深度方向插入的若干栅条,相邻栅条之间的间距沿推流段的长度方向从中心到两侧逐渐由小变大。
进一步,相邻栅条之间的间距沿推流段的宽度方向不变。
进一步,各所述栅条设置在推流段的深度方向的中上部。
进一步,各所述栅条的两端垂直连接有栅网,所述栅网固定在推流段的内壁上。
进一步,沿推流段的长度方向从中心到两侧,推流段分为栅条密集区、栅条稀疏区和无栅条区。
进一步,栅条密集区的相邻栅条之间的间距为80-140mm,栅条稀疏区的相邻栅条之间的间距为140-200mm。
进一步,各所述栅条的长度为800-12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高密度沉淀池的推流段的深度方向排布多个栅条,并且在推流段的长度方向上从中心到两侧,相邻栅条之间的间距逐渐由小变大、由密变疏,沿推流段宽度方向的来水经间距不同的栅条整流后,所受的水头损失相同,从而使水流在推流段的整个过水断面上均匀分布,不会出现短流和死水现象,保证高密度沉淀池的出水水质。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高密度沉淀池的俯视图;
图2为高密度沉淀池的整流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絮凝区1、推流段2、沉淀区入口段3、沉淀区4、短流区5、死水区6、栅条密集区7、栅条稀疏区8、无栅条区9、栅条10、栅网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高密度沉淀池包括絮凝区1、推流段2、沉淀区入口段3和沉淀区4,在推流段2长度方向上,推流段2的中间区域形成短流区5,两侧形成死水区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535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型岸电插座箱
- 下一篇:一种肝胆外科用止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