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逃生梯挂钩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56385.6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0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晏志清;张连福;刘飞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澳龙船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7/00 | 分类号: | B63B17/00;B63B27/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郑晨鸣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逃生 挂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逃生梯挂钩,包括:弯钩,弯钩用于悬挂逃生梯;卡箍,用于套接在横栏杆上,与弯钩相连接,卡箍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凸耳和下凸耳,上凸耳所处平面与下凸耳所处平面不是同一平面但相互平行,下凸耳所处平面和弯钩均位于上凸耳所处平面的同一侧。连接有弯钩的卡箍套接于横栏杆上,可将逃生梯放置于弯钩内,使得逃生梯可悬挂于横栏杆上,减少了逃生梯对于平台空间的占用,同时也方便取用。进一步地,上凸耳所处平面与下凸耳所处平面不是同一平面但相互平行,下凸耳所处平面和弯钩均位于上凸耳所处平面的同一侧,使得逃生梯可完全处于横栏杆的一侧并可受到横栏杆以下的其他栏杆的支撑,能够更稳定的悬挂于弯钩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挂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逃生梯挂钩。
背景技术
逃生梯作为一种可移动式逃生工具,广泛应用于被困人员的营救。在一些船舶内需要配备逃生梯,现有技术中往往将逃生梯直接放置于平台上或用绳索悬挂起来,但现有逃生梯体积较大,放置于平台上会占用空间、不易存放,用绳索悬挂则在遇到危险时不易取下逃生梯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逃生梯挂钩,能够方便逃生梯存放及取用、减少逃生梯对平台空间的占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逃生梯挂钩,包括:弯钩,所述弯钩用于悬挂逃生梯;卡箍,用于套接在横栏杆上,与所述弯钩相连接,所述卡箍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凸耳和下凸耳,所述上凸耳所处平面与所述下凸耳所处平面不是同一平面但相互平行,所述下凸耳所处平面和所述弯钩均位于所述上凸耳所处平面的同一侧。
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连接有弯钩的卡箍套接于横栏杆上,可将逃生梯放置于弯钩内,使得逃生梯可悬挂于横栏杆上,减少了逃生梯对于平台空间的占用,同时也方便取用。进一步地,上凸耳所处平面与下凸耳所处平面不是同一平面但相互平行,下凸耳所处平面和弯钩均位于上凸耳所处平面的同一侧,使得逃生梯放置于弯钩内以后,逃生梯可完全处于横栏杆的一侧并可受到横栏杆以下的其他栏杆的支撑,能够更稳定的悬挂于弯钩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卡箍包括第一夹环及第二夹环,所述第一夹环具有劣弧段和处于所述劣弧段下方的直线段,所述第二夹环具有优弧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劣弧段及所述优弧段内表面分别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具有弹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夹环与所述弯钩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凸耳所处平面与所述下凸耳所处平面均为竖直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凸耳及所述下凸耳分别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与蝶形螺母相配合。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弯钩1、逃生梯2、卡箍3、上凸耳31、下凸耳32、第一夹环33、第二夹环34、螺栓35、蝶形螺母36、横栏杆4、垫片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澳龙船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澳龙船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563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