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染料搅拌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57753.9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63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潘国华;杨建江;李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东龙针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15/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染料 搅拌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染料搅拌机构,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下端且在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一组相对称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第一套装管,所述第一套装管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搅拌叶片,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且在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一组相对称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第二套装管,所述第二套装管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搅拌叶片,所述第一套装管、所述第二套装管的两端侧壁以及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上部固定设置有螺帽。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解决了搅拌叶片更换不便的问题,保证了搅拌效率,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染料搅拌机构。
背景技术
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纺织染料是用于纺织品染色的一种染剂,多为植物果实,树液等植物提取物,也含有煤焦油等天然化学物质提取物,分为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市面上多为合成染料,纺织染料着色性好,不易褪色,水洗不易掉色,纺织品上色后手感变化不大,不会出现变硬等情况,但颜色相比丙烯,艳丽度与饱和度较差。
纺织染料在使用的时候需要进行混合搅拌来达到染色的效果,但现有的搅拌机构在使用时一般是固定安装的,使用中出现损坏不便于更换,进而会影响搅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染料搅拌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染料搅拌机构,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部两端面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安装座的下端且在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一组相对称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第一套装管,所述第一套装管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搅拌叶片,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且在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一组相对称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第二套装管,所述第二套装管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搅拌叶片,所述第一套装管、所述第二套装管的两端侧壁以及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上部固定设置有螺帽。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转动杆的连接处且在所述第一套装管和所述第二套装管的外部设置有密封橡胶圈。
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叶片下端面的斜边向转动杆方向倾斜向下。
优选的,所述第二搅拌叶片的上下两端面的斜边向远离转动杆方向倾斜向下。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内设置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底部活动设置有螺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转动杆上设置的相对称的一组第一连接杆和一组第二连接杆以及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套装安装的第一套装管和第二套装管,便于通过通孔上的螺杆拆卸安装,解决了更换麻烦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实用价值;
2、本实用新型同时设计在转动杆顶部上的安装座,以及在安装座内设置的凹槽,可以方便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安装通过限位孔固定锁紧,进而通过转动杆两端的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对纺织染料进行快速搅拌,整体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具有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染料搅拌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染料搅拌机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染料搅拌机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东龙针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未经绍兴东龙针纺织印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577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清洁的自动接布机
- 下一篇:一种方便运输的标准节自提升安拆吊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