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驾驶室翻转机构的支撑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57990.5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9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叶其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安利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67 | 分类号: | B62D33/067;B32B9/00;B32B9/04;B32B15/04;B32B15/20;B32B3/04;B32B7/12;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章乐文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驾驶室 翻转 机构 支撑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驾驶室翻转机构的支撑组件,包括基体层,所述基体层包括碳纤维层和铝合金层,所述基体层的外表面通过环氧树脂AB胶粘剂连接有纳米孪晶铜层,所述纳米孪晶铜层的外表面通过环氧树脂AB胶粘剂连接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包括二氧化硅层和过共晶铝硅合金层,所述耐磨层的外表面通过环氧树脂AB胶粘剂连接有乙烯磷化底涂料层,所述铝合金层位于基体层的中间。本实用新型通过碳纤维层、铝合金层和纳米孪晶铜层的作用,从而达到了轻质和抗疲劳性好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支撑组件重量大且抗疲劳性差,不仅不利于搬运与安装,而且增加汽车的重量,容易因疲劳强度而损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汽车驾驶室翻转机构的支撑组件。
背景技术
汽车配件是构成汽车整体的各个单元及服务于汽车的一种产品,汽车配件的种类繁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消费也越来越多,汽车配件的这个市场变得也越来越大,近些年来汽车配件制造厂也在飞速地发展,汽车驾驶室翻转机构需要支撑组件进行支撑,而现有的支撑组件重量大且抗疲劳性差,不仅不利于搬运与安装,而且增加汽车的重量,容易因疲劳强度而损坏,为此,我们提出汽车驾驶室翻转机构的支撑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驾驶室翻转机构的支撑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汽车驾驶室翻转机构的支撑组件,包括基体层,所述基体层包括碳纤维层和铝合金层,所述基体层的外表面通过环氧树脂AB胶粘剂连接有纳米孪晶铜层,所述纳米孪晶铜层的外表面通过环氧树脂AB胶粘剂连接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包括二氧化硅层和过共晶铝硅合金层,所述耐磨层的外表面通过环氧树脂AB胶粘剂连接有乙烯磷化底涂料层。
优选的,所述铝合金层位于基体层的中间,所述铝合金层的外表面通过环氧树脂AB胶粘剂连接有碳纤维层。
优选的,所述碳纤维层的外表面通过环氧树脂AB胶粘剂连接有纳米孪晶铜层,所述纳米孪晶铜层的厚度为0.22~0.35mm。
优选的,所述纳米孪晶铜层的外表面通过环氧树脂AB胶粘剂连接有过共晶铝硅合金层,所述过共晶铝硅合金层的内侧通过环氧树脂AB胶粘剂连接有二氧化硅层。
优选的,所述过共晶铝硅合金层的外表面通过环氧树脂AB胶粘剂连接有乙烯磷化底涂料层,所述乙烯磷化底涂料层的厚度为0.24~0.38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碳纤维层、铝合金层和纳米孪晶铜层,碳纤维层和铝合金层强度大且轻质,纳米孪晶铜层的抗疲劳性好,从而达到了轻质和抗疲劳性好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支撑组件重量大且抗疲劳性差,不仅不利于搬运与安装,而且增加汽车的重量,容易因疲劳强度而损坏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在纳米孪晶铜层的外表面通过环氧树脂AB胶粘剂连接了耐磨层,且耐磨层包括二氧化硅层和过共晶铝硅合金层,二氧化硅层和过共晶铝硅合金层硬度高,耐磨,从而达到了耐磨效果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体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耐磨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体层;101、碳纤维层;102、铝合金层;2、纳米孪晶铜层;3、耐磨层;301、二氧化硅层;302、过共晶铝硅合金层;4、乙烯磷化底涂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安利车辆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安利车辆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579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氧化性杀菌剂浓度监测装置
- 下一篇:肥料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