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热除湿光催化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58916.5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57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刘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思碳亿芯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14 | 分类号: | H05B3/14;B32B27/36;B32B27/06;B32B9/00;B32B9/04;B32B3/08;B32B33/00;B01J3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专赢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97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热 除湿 光催化 薄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热除湿光催化薄膜,包括碳素导电发热层,在所述碳素导电发热层左右两侧分别覆装有一根金属载流条,在所述碳素导电发热层和金属载流条上方经加工、热压等工序安装有顶层聚酯薄膜,在所述碳素导电发热层下方经加工、热压等工序安装有底层聚酯薄膜,所述顶层聚酯薄膜、金属载流条、碳素导电发热层和底层聚酯薄膜构成外部绝缘、内部导电的电热薄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薄膜将光催化剂涂覆在电热薄膜表面,可既能发挥电热薄膜的制热和除湿功能,又能控制湿度以有效发挥光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扩大了电热薄膜的应用范围,加速了行业的发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膜行业,具体是一种电热除湿光催化薄膜。
背景技术
低温电热膜是一种通电后能发热的半透明聚酯薄膜,由可导电的特制油墨、金属载流条经加工、热压在绝缘聚酯薄膜间制成,工作时以电热膜为发热体,将热量以辐射的形式送入空间,使人体和物体首先得到温暖,并具有除湿作用。光催化原理是基于光催化剂在紫外线照射下具有的氧化还原能力而净化有机物。光催化剂的种类其实很多,包括二氧化钛(TiO2),氧化锌(ZnO),氧化锡(SnO2),二氧化锆(ZrO2),硫化镉(CdS)等多种氧化物硫化物半导体。
现有电热膜通电后,仅有制热和除湿作用,功能用途较为单一,致使由电热膜制成的产品应用范围小,局限较大,不利于行业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除湿光催化薄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热除湿光催化薄膜,包括碳素导电发热层,在所述碳素导电发热层左右两侧分别覆装有一根金属载流条,在所述碳素导电发热层和金属载流条上方安装有顶层聚酯薄膜,在所述碳素导电发热层下方安装有底层聚酯薄膜,所述顶层聚酯薄膜、金属载流条、碳素导电发热层和底层聚酯薄膜构成外部绝缘、内部导电的电热薄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层聚酯薄膜和底层聚酯薄膜分别选用PET膜、PE膜、PVC膜、EVA膜、PI膜、FEP膜中的一种或均由BOPP绝缘材质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在所述电热薄膜上方涂装有第一光催化剂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在所述电热薄膜下方涂装有第二光催化剂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光催化剂涂层和第二光催化剂涂层使用二氧化钛与石墨烯形成纳米复合材料制成的改性光催化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将所述第一光催化剂涂层和第二光催化剂涂层利用有机-无机杂化溶胶形成的溶液采用旋涂的方式干燥固载在所述电热薄膜上下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光催化剂涂层和第二光催化剂涂层在所述电热薄膜表面双面涂覆或单面涂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薄膜将光催化剂涂覆在电热薄膜表面,可既能发挥电热薄膜的制热和除湿功能,又能控制湿度以有效发挥光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扩大了电热薄膜的应用范围,加速了行业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电热除湿光催化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电热除湿光催化薄膜中碳素导电发热层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光催化剂涂层,2-顶层聚酯薄膜,3-金属载流条,4-碳素导电发热层,5-底层聚酯薄膜,6-第二光催化剂图层,7-电热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思碳亿芯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思碳亿芯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589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维护汽车LED线路驱动电源模组
- 下一篇:一种体育场用防刺眼投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