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驱动装置和建筑外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59412.5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76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章标;陈孟琪;苏文昌;陈鸿;林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鸿翔建筑模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28 | 分类号: | E04G3/28;E04G5/00;B66F11/00;B66F1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颜丽蓉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装置 建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驱动装置和建筑外架,通过设置钢管、齿条、第一滑轮组件、连轴齿轮以及双级蜗轮蜗杆减速机的配合,使得主动机构能够稳定地在轨道机构上滑动,从而实现稳定地升降;由于采用双级蜗轮蜗杆减速机,驱动停止后能够自动进入双级刹车状态,从而保证了驱动装置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方案设计的驱动装置可用于混泥土浇筑,也可用于外墙其它项目作业,直至外墙作业全部完成,使用率是现有爬架的2倍以上;将本方案设计的驱动装置应用于外墙作业,通过搭配塔架和层架实现稳定的升降,提高了运行稳定性,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驱动装置和建筑外架。
背景技术
目前是采用电动葫芦提升外架,只能上升,不能下降,外架利用率不高,浇筑封顶后就失去作用,且各电动葫芦提升不同步,外架平衡误差大(100mm 以上),容易造成外架变形,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升降的驱动装置和建筑外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驱动装置,包括轨道机构和主动机构,所述主动机构安装在轨道机构上且与轨道机构滑动连接,所述轨道机构包括齿条和两个平行设置的钢管,所述齿条安装在钢管上且齿条延伸的方向与钢管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主动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侧面上设有两组第一滑轮组件和连轴齿轮,两组所述第一滑轮组件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一安装座的一侧面的相对两端,所述连轴齿轮位于两组第一滑轮组件之间,所述第一滑轮组件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第一滑轮,两个所述钢管和齿条均位于两个第一滑轮之间且两个钢管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滑轮滑动连接,所述连轴齿轮与齿条相啮合;
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侧面的相对的另一侧面上设有双级蜗轮蜗杆减速机,所述双级蜗轮蜗杆减速机的一端穿过第一安装座与连轴齿轮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建筑外架,包括两个以上的塔架、两个以上的层架和驱动装置;
两个所述塔架和一个层架构成一层外架,所述驱动装置的主动机构安装在塔架上,所述驱动装置的轨道机构安装在外设的墙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设置钢管、齿条、第一滑轮组件、连轴齿轮以及双级蜗轮蜗杆减速机的配合,使得主动机构能够稳定地在轨道机构上滑动,从而实现稳定地升降;由于采用双级蜗轮蜗杆减速机,驱动停止后能够自动进入双级刹车状态,从而保证了驱动装置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方案设计的驱动装置可用于混泥土浇筑,也可用于外墙其它项目作业,直至外墙作业全部完成,使用率是现有爬架的2倍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驱动装置的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驱动装置的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驱动装置的从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驱动装置的轨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外架的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外架的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外架的塔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外架的塔架与塔架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鸿翔建筑模板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鸿翔建筑模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594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检查口密封盖固定卡箍
- 下一篇:一种叉车用电池管理及安全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