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蜜蜂粘黏的草莓专用捕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59735.4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13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颜志明;孙朋朋;孙慧敏;刘叶琼;刘会涛;王全智;吴中平;汤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M1/14 | 分类号: | A01M1/14;A01M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秀 |
地址: | 212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蜜蜂 草莓 专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蜜蜂粘黏的草莓专用捕虫装置,包括瓶口朝下的诱虫瓶、置于诱虫瓶内并用于引诱害虫的性诱设备、围设于诱虫瓶的瓶身外缘并用于粘捕害虫的粘虫板、套设于粘虫板外围并用于防止蜜蜂粘黏的套网、以及分别与诱虫瓶和套网连接并用于支撑所述装置的竖向插杆,诱虫瓶的瓶口连接有用于收集害虫的集虫袋。本实用新型几乎涵盖了所有草莓主要虫害的诱捕,诱杀对象全面,便于管理,降低了成本和悬挂人工费用;可以防治蜜蜂数量减少,增加果实授粉率,有效降低成本;还可以降低粘虫板对草莓的遮阴面积,增加草莓产量和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生产设备,具体涉及到一种防止蜜蜂粘黏的草莓专用捕虫装置。
背景技术
草莓常见虫害有蚜虫、蓟马、斜纹夜蛾等,在害虫防治方法中,化学防治因为其一系列优点成为最广泛应用的方法,但由于其不合理使用而产生了环境污染、杀伤天敌、害虫产生抗药性等问题,草莓农药残留严重也一直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一些飞行类的昆虫如烟粉虱、潜叶蝇和蚜虫等,由于个体小,在飞行过程中易隐藏,繁殖能力强,因此很难防治。蓟马和斜纹夜蛾成虫昼伏夜出,隐蔽性强,化学防治一般选择傍晚或夜间进行,给农业管理带来极大不便,使用粘虫板和性诱剂可以起到有效的防治。黄色粘虫板主要用来诱杀烟粉虱、潜叶蝇和蚜虫等;蓝色粘虫板主要诱杀蓟马等;性诱剂可用来诱导斜纹夜蛾。其均为单独应用,诱杀对象单一,诱杀效果差,且增加了悬挂人工费。
目前设施草莓种植已经成为草莓主要生产方式,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草莓在开花结果期需要进行人工授粉,人工授粉的主要方式是设施内放养蜜蜂,在设施内设置粘虫板的情况下,蜜蜂在飞行授粉过程中也会由于其趋色特性而被粘在粘虫板上导致其大量死亡。
鉴于以上问题,研发集黄色粘虫板、蓝色粘虫板、性诱剂为一体来综合防治蚜虫、蓟马、斜纹夜蛾等草莓主要害虫并防止蜜蜂被大量粘黏的草莓专用设备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调查研究试验,研究人员研发出了一种防止蜜蜂粘黏的草莓专用捕虫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蜜蜂粘黏的草莓专用捕虫装置,以解决现有普通粘虫板和诱捕装置多采用单独间隔设置,诱杀对象单一,不便于管理,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以及解决粘虫板误杀蜜蜂,导致蜜蜂大量死亡,畸形果率提高,影响草莓生产产量及生产效益等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防止蜜蜂粘黏的草莓专用捕虫装置,包括瓶口朝下的诱虫瓶、置于所述诱虫瓶内并用于引诱害虫的性诱设备、围设于所述诱虫瓶的瓶身外缘并用于粘捕害虫的粘虫板、套设于所述粘虫板外围并用于防止蜜蜂粘黏的套网、以及分别与诱虫瓶和套网连接并用于支撑所述装置的竖向插杆。
其中,所述诱虫瓶的瓶身开设有用于害虫进入瓶内的若干孔洞,所述套网的网孔尺寸大于害虫尺寸且小于蜜蜂尺寸。
为了便于收集捕捉的害虫,所述诱虫瓶的瓶口连接有用于收集害虫的集虫袋。
其中,所述诱虫瓶的瓶身呈圆柱状,且瓶口处向内收缩。所述诱虫瓶的瓶底至瓶身处的外周缘涂有红色涂料,且红色涂料涂于瓶底至瓶身的1/5处。各孔洞开设于涂有红色涂料的瓶身处。所述孔洞呈正方形,由瓶身划取X型破痕并将四个角向内折弯压制定型而成。
诱虫瓶选择瓶身为柱状并带有细瓶口的类似矿泉水瓶的塑料瓶,且其壁厚2-2.5mm。瓶底至瓶身1/5处涂抹一层红色涂料,晾干后在瓶壁四周平行处均匀挖8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小孔,用于斜纹夜蛾的进入。瓶底正中央挖一长方形小孔,用于性诱剂诱芯插杆的插入。用1根扎丝将集虫袋扎在诱虫瓶瓶口处,用于斜纹夜蛾的收集,用2根捆扎带将诱虫瓶固定在插杆上。
其中,所述性诱设备包括能够放入诱虫瓶内的诱芯插杆、开设于所述诱芯插杆上并用于性诱剂诱芯插入的性诱剂诱芯穿孔,所述诱虫瓶的瓶底开设有能够使诱芯插杆插入的通孔,且诱芯插杆上端设有能够卡托于通孔上方的浮块。
为方便诱芯插杆插入诱虫瓶,所述诱芯插杆呈尖头朝下的剑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597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