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磁共振扫描床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59826.8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18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颖 |
主分类号: | A61B5/055 | 分类号: | A61B5/055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王丹阳 |
地址: | 135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磁共振 扫描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核磁共振扫描床,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核磁共振扫描床是一截床延伸到机器外部,一些行动不便的患者上床比较费力,容易与床发生磕碰,增加了患者痛苦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包括核磁共振仪,核磁共振仪安装在地面上方;支撑座,支撑座与核磁共振仪固定连接、并设有滑槽;核磁扫描床,核磁扫描床放置在支撑座上、并与滑槽滑动连接,核磁共振仪内部有带动核磁扫描床移动的结构;其中,核磁扫描床的外端铰接有活动床;活动床上铰接有支撑机构;支撑座上设有用于支撑机构移动的开口。具有能够减轻其他医护人员劳动负担,避免患者与床发生磕碰的危险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核磁共振扫描床。
背景技术
磁共振成像(NuclerMagneticResonanceImaging简称MRI),是继CT后医学影像学的又一重大进步。自1980年代应用以来,它以极快的速度得到发展。其基本原理:是将人体置于特殊的磁场中,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频脉冲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被体外的接受器收录,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这就叫做核磁共振成像。由于它彻底摆脱了电离辐射对人体的损害,又有参数多,信息量大,可多方位成像,以及对软组织有高分辨力等突出的特点,从它一问世便引起各方面学者的重视,无论是设备的改进、软件的更新及升级,还是对全身各部位器官的诊断作用的研究,发展相当快,目前已经成熟,被广泛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对有些病变成为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
现有的核磁共振扫描床是一截床延伸到机器外部,患者躺在床上,然后机器带动床和患者进入机器内部进行扫描,但是一些行动不便的患者,比如老年人需要有人抱到床上才可以,很费力,在将患者放在床上的时候,患者容易与床发生磕碰,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核磁共振扫描床是一截床延伸到机器外部,一些行动不便的患者上床比较费力,容易与床发生磕碰,增加了患者痛苦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核磁共振扫描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核磁共振扫描床,包括:
核磁共振仪,核磁共振仪安装在地面上方;
支撑座,支撑座与核磁共振仪固定连接、并设有滑槽;
核磁扫描床,核磁扫描床放置在支撑座上、并与滑槽滑动连接,核磁共振仪内部有带动核磁扫描床移动的结构;
其中,核磁扫描床的外端铰接有活动床;
活动床上铰接有支撑机构;
支撑座上设有用于支撑机构移动的开口。
进一步的,滑槽的入口处设有引入倒角,活动床的铰接面设置有引入倒角,引入倒角的度数为15度。
进一步的,支撑机构为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的底与地面通过铰接座铰接,直线电机的活动杆的一端与活动床的底部铰接。
进一步的,直线电机上安装有限位传感器,限位传感器与带动核磁扫描床移动的结构电气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核磁共振扫描床,通过设置活动床,一些行动不便的患者可以直接倚靠在活动床上,通过支撑机构将患者抬起,而不是现有技术中需要将患者抱起,然后放置在床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核磁共振扫描床是一截床延伸到机器外部,一些行动不便的患者上床比较费力,容易与床发生磕碰,增加了患者痛苦的技术问题,具有能够减轻其他医护人员劳动负担,避免患者与床发生磕碰的危险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颖,未经王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598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内自动接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带吸唾功能的牙科口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