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电带电作业用绝缘毯的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60693.6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80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田树军;邓雨荣;卓浩泽;郭金明;王飞风;俸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3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4 | 代理人: | 刘小哲 |
地址: | 53001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 带电作业 绝缘 试验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电带电作业用绝缘毯的试验装置,所述试验装置包括调压器、升压变压器、高压极金属板、绝缘框、带导电包裹材料的海绵和接地极金属板;高压极金属板贴合设置在被试绝缘毯的顶面,被试绝缘毯的底面贴合设置在绝缘框上,绝缘框贴合设置在接地极金属板上;海绵贴合设置在接地极金属板上且与海绵接触;升压变压器的低压绕组与调压器连接,高压绕组高压端与高压极金属板连接,高压绕组低压端和接地极金属板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试验装置进行工频耐压试验,不会出现漏水爬电的问题,同时用绝缘框来代替有机玻璃框,绝缘框有取材制作方便的优点,便于工频耐压试验的正常进行,增加了工频耐压试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电作业工器具试验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配电带电作业用绝缘毯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网供电可靠性要求的越来越高,带电作业已成为提高电网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检修手段,而带电作业工器具是保障配网带电作业人身安全及设备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绝缘毯是配网带电作业工器具中数量最多工具之一,主要用于保护作业人员无意识触及带电体时免遭电击,以及防止电气设备之间短路。
根据规定,每隔半年即需对绝缘毯进行工频耐压试验,现有的工频耐压试验方法,是将绝缘毯放置在高压极金属板和有机玻璃框之间,高压极金属板作为绝缘毯的高压接入电极,在有机玻璃框中间的方孔加入湿海绵,然后将湿海绵和有机玻璃框置于接地极金属板上,湿海绵和接地极金属板作为绝缘毯的接地电极,以对绝缘毯进行工频耐压试验。
采用现有的工频耐压试验方法,在工频耐压试验的过程中,绝缘毯和有机玻璃框的连接处可能会因湿海绵受挤压而出现渗水的情况,造成工频耐压试验时高压接入电极与接地电极之间因表面爬电击穿,影响了工频耐压试验的正常进行。而且,由于绝缘毯的尺寸有多种,针对不同尺寸的绝缘毯,需要用到不同尺寸的有机玻璃框来配合工频耐压试验,但有机玻璃框存在制作困难的问题,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工频耐压试验的正常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配电带电作业用绝缘毯的试验装置,采用所述试验装置进行工频耐压试验,在工频耐压试验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漏水爬电的问题,增加了工频耐压试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同时用绝缘框来代替有机玻璃框,绝缘框有取材制作方便的优点,保证工频耐压试验的正常进行。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带电作业用绝缘毯的试验装置,所述试验装置包括调压器、升压变压器、高压极金属板、绝缘框、带导电包裹材料的海绵和接地极金属板;
所述高压极金属板贴合设置在被试绝缘毯的顶面,所述被试绝缘毯的底面贴合设置在所述绝缘框上,所述绝缘框贴合设置在接地极金属板上;所述海绵贴合设置在所述接地极金属板上且位于所述绝缘框的内框中,且所述被试绝缘毯的底面与所述海绵接触;
所述升压变压器包括低压绕组、高压绕组高压端和高压绕组低压端,所述低压绕组与所述调压器连接,所述高压绕组高压端通过第一连接导线与所述高压极金属板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导线上设置有保护电阻,所述高压绕组低压端接地,所述接地极金属板通过第二连接导线接地。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高压极金属板的边缘尺寸小于所述被试绝缘毯的边缘尺寸,且所述被试绝缘毯的边缘尺寸与所述高压极金属板的边缘尺寸之间的差值至少为75mm。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高压极金属板为铜板、或铝板、或不锈钢板。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绝缘框的内框尺寸小于所述被试绝缘毯的边缘尺寸,且所述绝缘框的内框尺寸与所述高压极金属板的边缘尺寸一致;
所述绝缘框的外框尺寸大于所述被试绝缘毯的边缘尺寸,且所述绝缘框的外框尺寸与所述被试绝缘毯的边缘尺寸之间的差值至少为75mm。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接地极金属板的边缘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绝缘框的外框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606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顶灯总成
- 下一篇:磷肥出料筛选破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