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麻纤维板生产线的移动式烘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60875.3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63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庄理少;徐松;方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延利汽车饰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N3/04 | 分类号: | B27N3/04;B27N3/16;B27N3/18 |
代理公司: | 无锡义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杨晓华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麻 纤维板 生产线 移动式 烘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麻纤维板生产线的移动式烘烤装置,所述麻纤维板生产线包括烘箱配套上下料机、烘烤装置和成型压机,烘烤装置包括烘箱和穿越所述烘箱的网带式输送机,成型压机设置有移动式工作台,烘箱配套上下料机包括设置在烘烤装置两侧地面上的一对地轨、移动设置在一对地轨上并且跨越在烘烤装置上方的龙门式支架、设置在龙门式支架上部横梁上的可沿横梁移动的移动座、竖立设置在移动座上的升降臂,所述的一对地轨延伸至成型压机的移动式工作台的两侧,在位于网带式输送机进料端一侧位置的地面上设置有用于堆叠麻纤维板的第一工位,升降臂的下端连接有上下料机械手。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麻纤维板的上下料作业的自动化程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麻纤维板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麻纤维板生产线的移动式烘烤装置。
背景技术
麻纤维复合板是一种由植物麻纤维和高分子PP纤维复合而成的绿色生态环保型板材,其是采用无胶复合技术,具有环保、质轻、强度高、韧性好、阻燃性优良等优势,且克服了传统复合装饰板材会释放甲醛和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弊端。
在麻纤维板的制造过程中,涉及到麻纤维板的板坯进行热处理工序以及对热处理后的板坯进行模压成型的工序。板坯热处理工序是将切割成型的麻纤维板坯放入烘箱中以一定的温度进行强化热处理,以提高麻纤维板的性能。模压成型工序是将热处理后的板坯放置到模具中利用压机进行成型的过程。
现有技术中,将麻纤维板放入到烘箱的上料操作,以及将热处理后的板坯转运到成型压机物料工位上的操作都是采用人工作业,其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也较大,只能适合单件小批量生产,不适合大批大量的流水线生产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麻纤维板生产线的移动式烘烤装置,旨在提高上下料作业的自动化程度,以满足麻纤维板的流水线生产作业。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麻纤维板生产线的移动式烘烤装置,所述麻纤维板生产线包括按照麻纤维板生产的流程依次设置的烘箱配套上下料机、烘烤装置和成型压机,所述烘烤装置包括烘箱和穿越所述烘箱的网带式输送机,所述成型压机设置有移动式工作台,所述烘箱配套上下料机包括设置在所述烘烤装置两侧地面上的一对地轨、移动设置在所述一对地轨上并且跨越在所述烘烤装置上方的龙门式支架、设置在所述龙门式支架上部横梁上的可沿所述横梁移动的移动座、竖立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上的升降臂,所述的一对地轨延伸至所述成型压机的移动式工作台的两侧,在位于所述网带式输送机进料端一侧位置的地面上设置有用于堆叠麻纤维板的第一工位,所述升降臂的下端连接有上下料机械手。
优选的,在位于所述成型压机的移动式工作台一侧位置的地面上设置有用于堆叠麻纤维板的第二工位。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下料机械手包括连接在所述升降臂下端的基座,所述基座的两侧分别向下竖立设置一对导柱,每一对导柱的下端连接有一基板,所述基板上向下竖立设置有顶杆,所述基板上倾斜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斜向指向地面,且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前端连接有刺针。
优选的,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柱穿过所述导向孔并实现上下移动,所述导柱的上端设置有限位挡圈,在位于所述基座与所述基板的导柱外圆上外套有顶压弹簧。
优选的,每一基板上的顶杆和气缸的数量均为一对且分开设置;所述顶杆为顶紧螺钉,在所述顶紧螺钉上位于与所述基板的连接部位设置有锁紧螺母。
优选的,所述顶紧螺钉上用于顶住所述麻纤维板的端部连接有橡胶摩擦块。
优选的,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工位上麻纤维板堆叠高度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为料位传感器或红外测距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麻纤维板生产线的移动式烘烤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龙门式支架、移动座、升降臂的运动分别通过伺服电机进行驱动,所述气缸的动作通过电磁控制阀进行控制,所述伺服电机、电磁控制阀和传感器分别连接所述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延利汽车饰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延利汽车饰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608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分泌疾病专用背部护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产科临床用放外流破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