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电流隔离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61085.7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04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吴昆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1H31/02 | 分类号: | H01H31/02;H01H3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金 |
地址: | 510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流 隔离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电流隔离开关,包括底座框架,架设在底座框架上的丝杆;滑动设置于底座框架的支撑板,且支撑板与丝杆螺旋配合;设置在支撑板的动触头,动触头包括用于导通电流的空心圆管,底座框架上侧的空心圆管与底座框架下侧的空心圆管相互导通;底座框架上下两侧对应固设有与动触头接合的静触头;静触头的包括用于接合动触头的U形板,且U形板的开口对应朝向动触头。本实用新型将原来的静触头和动触头的两点接触变成条线接触,增大了动触头和静触头的接触面积,有效增加了对电流的导通能力,通过减少了电阻有效减少了发热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离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电流隔离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电流隔离开关,通过手操机构带动装在隔离开关转轴上的动触头旋转,与装在底座框架上的静触头进行合分闸。合闸后动触头与静触头接合,工作电流流过动触头与静触头。
现有结构存在的问题是:通过手操机构带动装在隔离开关转轴上的动触头旋转实现分合闸,动触头与静触头的接触依靠两个圆点来实现,接触面积较小,电流导通能力差,发热量较大,直接影响隔离开关的工作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电流隔离开关,用于增大隔离开关的导通能力,减少发热量。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电流隔离开关,包括底座框架,还包括:
可旋转架设于所述底座框架的相对两侧中的丝杆;
滑动设置于所述底座框架中的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丝杆螺旋配合,所述丝杆可带动所述支撑板沿所述丝杆轴线方向前后移动;
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动触头,所述动触头包括用于导通电流的空心圆管,所述底座框架上侧的所述空心圆管与底座框架下侧的所述空心圆管相互导通;
所述底座框架上下两侧对应固设有能够与所述动触头接合的静触头;所述静触头的包括用于接合所述动触头的U形板,且所述U形板的开口对应朝向所述动触头。
可选地,所述底座框架平行于所述丝杆轴线的一侧固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上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丝杆上固定设有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被动齿轮。
可选地,所述底座框架上设有互相平行的两所述丝杆;设有所述被动齿轮的所述丝杆上还设有主动同步带轮,另一所述丝杆对应设有被动同步带轮,所述主动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带动被动同步带轮旋转;所述主动同步带轮和被动同步带轮同步两所述丝杆带动转动。
可选地,所述动触头还包括固设于所述支撑板上的电瓷瓶,所述动触头可旋转设于所述电瓷瓶中。
可选地,所述动触头包括四根用于导通电流的空心紫铜圆管,所述空心紫铜圆管呈方形排布,且与相邻的所述空心紫铜圆管相抵;单根所述空心紫铜圆管可旋转设于所述电瓷瓶中。
可选地,一所述丝杆的一端设有带动所述丝杆转动的手动轮,所述手动轮可拆卸固定于所述丝杆。
可选地,所述U形板上设有散热槽。
可选地,所述支撑板上垂直于支撑面设有多个并列排布的动触头,所述框架相对所述动触头设置有多个并列排布的静触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底座框架上架设有丝杆,丝杆带动支撑板水平移动,支撑板带动动触头水平移动与静触头实现接合或分离;动触头与静触头接合时,空心圆管与U型板结构的两内侧接触并实现导通电流,其接触方式由原来的两点接触变空心圆管与U型板间的线接触,增大了动触头和静触头的接触面积,有效增加了对电流的导通能力,通过减少了电阻有效减少了发热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610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散热音圈电机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