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湿快干针织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61530.X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46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黄桂玉;史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拉谷谷时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40;B32B27/02;B32B9/02;B32B9/04;B32B27/30;B32B27/12;B32B27/08;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于鹏 |
地址: | 2018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湿 快干 针织 面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湿快干针织面料,包括阻燃层、吸湿干燥层、天然棉纤维针织层、第一防静电层、第二防静电层、第一抗菌纤维针织层和第二抗菌纤维针织层,吸湿干燥层和天然棉纤维针织层设置在针织面料的最外层,天然棉纤维针织层为内侧的最外层,吸湿干燥层为外侧的最外层,吸湿干燥层的内层设置有第一抗菌纤维针织层,天然棉纤维针织层的内层设置有第二抗菌纤维针织层,第一抗菌纤维针织层的内层设置有第一防静电层,第二抗菌纤维针织层的内层设置有第二防静电层,第一防静电层和第二防静电层的内层设置有阻燃层。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针织面料的吸湿干燥层将汗液吸收并迅速扩散蒸发,从而使得针织面料与皮肤接触处保持干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面料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吸湿快干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衣物的舒适性和功能性的追求越来越高。希望贴身衣物在大量出汗的湿热条件下能迅速吸收汗水并减少织物和皮肤之间的相对湿度,消除通常都会产生的闷热感。故吸湿排汗纤维就应运而生,而这种纤维则属于亲水性纤维的范畴。亲水性纤维是指具有吸收液相水分和气相水分性质的纤维。吸湿排汗纤维是指具有吸收气相水分性质的纤维。所谓纤维的亲水性,一般是指纤维吸收水分的能力。由人体皮肤表面分泌的水分有两种形式,即气态的湿气和液态的汗水,因此习惯上将亲水性纤维按机理分为吸湿性纤维和吸水性纤维两种。纺织纤维的亲水性包括纤维吸收水分和传输水分的能力。它主要取决于纤维的化学结构和物理结构。纤维化学结构中的极性基团(常见的有轻基、酞胺基、氨基、梭基等)都是亲水性基团,对水分子有相当的亲和力。它们主要是通过氢键与水分子的缔和作用,使水分子失去热运动的能力而留存在纤维中。
天然纤维面料,特别是纯棉面料,具有较好的吸湿性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纯棉面料在吸湿后就会贴身,使消费者感到不舒适。而常规的化纤面料一般吸湿性较差,人们穿着时汗渍不能及时有效排出,产生闷热感。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湿快干针织面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湿快干针织面料,包括阻燃层、吸湿干燥层、天然棉纤维针织层、第一防静电层、第二防静电层、第一抗菌纤维针织层和第二抗菌纤维针织层,所述吸湿干燥层和天然棉纤维针织层设置在针织面料的最外层,所述天然棉纤维针织层为内侧的最外层,所述吸湿干燥层为外侧的最外层,所述吸湿干燥层的内层设置有第一抗菌纤维针织层,所述天然棉纤维针织层的内层设置有第二抗菌纤维针织层,所述第一抗菌纤维针织层的内层设置有第一防静电层,所述第二抗菌纤维针织层的内层设置有第二防静电层,所述第一防静电层和第二防静电层的内层设置有阻燃层。
进一步的,所述阻燃层是阻燃纤维和氨纶纤维采用针织工艺制作而成的双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吸湿干燥层的组成材料为PTFE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静电层和第二防静电层由具有导电性能的穗条编织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抗菌纤维针织层和第二抗菌纤维针织层包括抗菌导湿腈纶纤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快速将汗液导向外层,针织面料的吸湿干燥层将汗液吸收并迅速扩散蒸发,从而使得针织面料与皮肤接触处保持干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吸湿快干针织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拉谷谷时装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拉谷谷时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615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菱形网机简易更换模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塑低挥发型按压式喷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