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湿地公园的绿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62182.8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77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栋;苏同向;邱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E01C3/00;E01C15/00;E01C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田沛沛;邱兴天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湿地 公园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适用于湿地公园的绿道结构,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道砟层、灰土层、水稳层、稀浆封层和沥青层。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湿地公园的绿道结构,绿道的沥青层下设置道砟层、双灰土层和水稳层,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不会因为地下水位高而产生沉降,不仅满足人行要求,更能满足在观光电动车行车要求,应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园林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湿地公园的绿道结构。
背景技术
苏南地区湿地公园地下水位比较高,绿道邻近水域,基础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有的湿地公园将人行绿道和观光电动车用绿道分开设置,人行绿道邻近驳岸,车型绿道距离驳岸较远,导致成本增加,占用绿地面积大,光电动车用绿道距离水域远,影响观景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绿道基础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不适合观光电动车通行。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湿地公园的绿道结构,所述绿道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道砟层、灰土层、水稳层、稀浆封层和沥青层。
作为优选,在所述绿道的侧边设置有路缘石,所述路缘石的底部通过水泥砂浆与水稳层连接,所述路缘石的顶部与沥青层齐平。
作为优选,所述沥青层为40mm厚彩色沥青。
作为优选,所述稀浆封层包括骨料、乳化沥青和水,骨料的颗粒粒径组成,应符合改性稀浆封层骨料级配要求,压碎值不大于28%,洛杉矶磨耗值小于30%,吸水率小于2%,对沥青粘附性大于4级,骨料外形呈立方体,针片状含量小于 10%,砂当量应大于60%,沥青用量8%,油石比控制在7.5%±1%,外用水量 8%,厚度设置为6mm。
作为优选,所述水稳层由粒料和灰浆体积组成,所述粒料为级配碎石,所述灰浆体积包括水和胶凝材料。混合材料分活性和非活性两大类。活性材料是指粉煤灰等物质,可与水泥中析出的氧化钙作用。非活性材料是指不具有活性或活性甚低的人工或天然的矿物材料,对这类材料的品质要求是材料的细度和不含有害的成分。
作为优选,所述灰土层包括上灰土层和下灰土层,所述上灰土层为400mm 厚的8%灰土,所述下灰土层为200mm厚的6%灰土。
作为优选,所述道砟层为500mm厚的粗砂砾或者碎石。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湿地公园的绿道结构,绿道的沥青层下设置道砟层、双灰土层和水稳层,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不会因为地下水位高而产生沉降,不仅满足人行要求,更能满足在观光电动车行车要求,与绿道相邻的驳岸采用多种形式,根据不同的生态环境进行不同类型的驳岸设计,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绿道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实施例的适用于湿地公园的绿道结构,包括驳岸和绿道,驳岸邻水设置,绿道相邻驳岸设置或者与驳岸通过景观绿地间隔设置;如图1所示,绿道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道砟层1、灰土层2、水稳层3、稀浆封层4和沥青层5。
在绿道的侧边设置有路缘石6,路缘石6的顶部与沥青层5齐平,路缘石6 下半段嵌入水稳层3内,路缘石6的底部通过水泥砂浆7与水稳层3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621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卸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生物检测样品的预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