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63268.2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2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郭金成;丁艳蕊;居发礼;刘丽莹;黄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润新风(重庆)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F7/007;F24F11/74;F24F11/46;E04H3/08;F24F110/40;F24F110/50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401122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合 使用 病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包括医护走廊、病室、患者走廊、缓冲室,动力分布式通风系统包括主新风机、新风控制模块、主排风机、排风控制模块、用于监测病室与对应的缓冲室之间压差的压差传感器,用于监测病室内空气品质状况的空气品质传感器。作为负压病房使用时,排风控制模块能结合压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联动调节排风量,确保设计压差被破坏后能即刻恢复正常以防止交叉感染;作为普通病房使用时,新风控制模块能结合空气品质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联动调节新风量,进而联动排风控制模块调节排风量,能确保作为普通病房使用时降低能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系统及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适用于负压病房及负压隔离病房。
背景技术
负压病房(包括“负压隔离病房”)是收治呼吸道传染病人的场所,其与普通病房和其它功能场所对通风系统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有严格的压差梯度的要求,同时最小新风量的需求是普通病房的3倍以上。当负压病房没有收治呼吸道传染病人的需求,而是作为普通病房或其它功能房间使用时,其通风系统的使用模式和控制将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
另外,作为负压病房,压差控制是控制污染的最重要的因素,目前的通风系统形式多采用定风量阀,在保证设计压差的情况下系统定风量运行。但病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存在病房内门窗的启闭,设计压差会瞬间被破坏,定风量通风系统压差恢复较慢,由于各区域之间压差恢复不及时,不能定压差运行,容易导致交叉感染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以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疫情情况下作为负压病房使用,平时情况下作为普通病房使用,既能确保作为负压病房时设计压差被破坏后能即刻恢复正常以防止交叉感染,又能确保作为普通病房使用时能降低能耗。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包括医护走廊、病室、患者走廊和动力分布式通风系统,所述医护走廊与病室之间配备有缓冲室,所述动力分布式通风系统包括新风系统和排风系统,所述新风系统包括主新风机,以及与每个病室一一对应的新风控制模块,所述排风系统包括主排风机,以及与每个病室一一对应的排风控制模块,所述动力分布式通风系统还包括用于监测病室与对应的缓冲室之间压差的压差传感器,用于监测病室内空气品质状况的空气品质传感器,压差传感器与对应的排风控制模块电连接,空气品质传感器与对应的新风控制模块、排风控制模块电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每个所述病室均配备有卫生间和卫生间排风控制模块,卫生间单独配备排风控制模块,进行单独控制,提高通风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每相邻的两个病室为一组对称布置,并共用一个缓冲室,且该缓冲室与该组病室的两个卫生间沿医护走廊到患者走廊的依次布置。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的通风控制方法,包括上述的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
当在疫情情况下,病室作为负压病房使用时,动力分布式通风系统的新风系统采用定新风量、变排风量控制模式,并设定缓冲室、病室在负压下的压差梯度范围,以确保形成医护走廊、缓冲室、病室、患者走廊的定向气流,当压差传感器监测到病室与对应的缓冲室之间压差值高于或低于设定的压差梯度范围时,立即联动病室内的排风控制模块减小或增大风量运行,直至恢复到正常的压差梯度范围;
当在平时情况下,病室作为普通病房使用时,动力分布式通风系统的新风系统采用变新风量、变排风量控制模式,并设定病室的空气品质参数,当空气品质传感器监测到病室的空气品质优于或等于设定值时,新风系统和排风系统正常运行,当空气品质传感器监测到病室的空气品质劣于设定值时,立即联动病室内的新风控制模块增大新风量,进而联动病室内的排风控制模块增大排风量,直至空气品质传感器监测到病室的空气品质恢复正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润新风(重庆)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海润新风(重庆)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632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侧隔离式振动下料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光源角度调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