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转子铁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68617.X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56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黄大云;张金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嵊州市胜大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6 | 分类号: | H02K1/26;H02K1/32;H02K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黄泽镇***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转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转子铁芯,包括铁芯本体,铁芯本体的外周壁上环形分布有若干键齿,键齿均呈T字形,相邻键齿之间形成有绕线槽,铁芯本体中心位置开设有轴孔,键齿远离轴孔的一面上竖向开设有凹槽,凹槽内部设置有若干散热片,散热片包括相互贴合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均包括若干凸起部,相邻凸起部之间形成有凹陷部,凸起部相互贴合形成有通风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键齿上开设有凹槽,且在凹槽内部设置有若干散热片,则通过散热片能够对转子铁芯进行持续散热,保证铁芯本体能始终处于正常的温度范围内,防止铁芯本体温度过高导致电机故障,从而有效保证了电机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转子铁芯。
背景技术
电机的电枢中按一定规律绕制和连接起来的线圈组称为转子绕组,它是电机中实现机电能量转换的主要组成部件之一。现有的转子绕组通常包括线圈以及转子铁芯,而转子铁芯通常包括铁芯本体和转轴,铁芯本体上开设有轴孔,转轴过盈配合于轴孔中,从而实现转轴与铁芯本体之间的固定连接。
然而,当电机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运转后,电机内的转子铁芯温度过高时容易使得线圈绕组上的桐油固定剂融化,使得线圈绕组在转子铁芯转动时出现松动,而当转子铁芯的温度继续升高时,会使得线圈绕组内的漆包线绝缘性能力下降,造成线圈绕组内部短路,严重影响电机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能进行持续散热的高精度转子铁芯。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高强度转子铁芯,包括铁芯本体,所述铁芯本体的外周壁上环形分布有若干键齿,所述键齿均呈T字形,相邻所述键齿之间形成有绕线槽,所述铁芯本体中心位置开设有轴孔,所述键齿远离轴孔的一面上竖向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若干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包括相互贴合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均包括若干凸起部,相邻所述凸起部之间形成有凹陷部,所述凸起部相互贴合形成有通风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键齿远离轴孔的一面上竖向开设有凹槽,且在凹槽内部设置有若干散热片,则当转子铁芯发热时,热量会通过键齿传导至散热片,并通过散热片散发到空气中,从而起到散热降温的作用,其中,由于散热片包括相互贴合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均包括若干凸起部,且相邻凸起部之间形成有凹陷部,则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凹凸的结构大大增加了散热片的散热面积,有效提升了散热片的散热效果,且由于凸起部相互贴合形成有通风槽,既能增大散热片的散热面积,又使得空气可以通过通风槽在散热片内外自由流通,从而带走传导至散热片的热量,进而有效加快了散热片的散热速率,则通过散热片能够对转子铁芯进行持续散热,保证铁芯本体能始终处于正常的温度范围内,防止铁芯本体温度过高导致电机故障,从而有效保证了电机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凹陷部相互贴合的一面上均开设有若干相互连通的散热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凹陷部相互贴合的一面上均开设有若干相互连通的散热孔,散热孔的设置进一步增大了散热片的散热面积,使得空气可以通过散热孔自由流通,从而有效提升了散热片的散热效果和散热速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均采用钨铜合金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均采用钨铜合金制成,钨铜合金强度高、耐腐蚀,且具有极好的散热性,从而有效保证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散热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凹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用于散热片两侧卡入的卡槽,所述散热片两侧与卡槽过盈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嵊州市胜大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嵊州市胜大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686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