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掉落的菇筐转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68649.X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95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林锡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中延菌菇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7/06 | 分类号: | B60P7/06;B60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8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掉落 转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掉落的菇筐转运装置,包括固定架和挡板,所述固定架内侧的底部设置有减震座,所述减震座的顶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摆放有菌菇筐,其中,所述固定架一侧表面的边缘处固定有铰链,所述固定架通过铰链与封门活动连接,所述封门远离铰链一侧的中部设置有门销,所述固定架远离封门的一侧固定有支杆,所述挡板安装在垂直于封门与支杆表面的两侧处,所述挡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的内部连接有螺杆。该防掉落的菇筐转运装置,由于菌菇筐和减震座的凹槽定位对接,通过固定架两侧的压板压紧菌菇筐,使得固定架通过四周的封门、支杆和挡板形成框架式防护,从而有效避免菌菇筐从该转运装置上掉落下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菌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掉落的菇筐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蘑菇广泛分布于地球各处,在森林落叶地带最为丰富。食用蘑菇是理想的天然食品或多功能食品,市场上菌菇生产时需要进行产品的转运,使得菌菇进行多方面的处理和加工,现有的菌菇在通过菇筐进行转运时仍存在容易掉落等问题,为此,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对菇筐转运装置的创新来提高菇筐转运装置的工作效率,防止菇筐掉落,使之发挥出最大的价值,随着科技的发展,防掉落的菇筐转运装置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它的发展给人们在对菇筐进行转运时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其种类和数量也正在与日俱增。
目前市场上的防掉落的菇筐转运装置虽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但是防掉落的菇筐转运装置有这样的缺点:菇筐转运装置不便于对菇筐进行稳定摆放,菇筐转运装置在转运过程中容易晃动和菇筐转运装置容易导致菇筐的掉落。因此要对现在的防掉落的菇筐转运装置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掉落的菇筐转运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菇筐转运装置不便于对菇筐进行稳定摆放,菇筐转运装置在转运过程中容易晃动和菇筐转运装置容易导致菇筐的掉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掉落的菇筐转运装置,包括固定架和挡板,所述固定架内侧的底部设置有减震座,所述减震座的顶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摆放有菌菇筐,其中,
所述固定架一侧表面的边缘处固定有铰链,所述固定架通过铰链与封门活动连接,所述封门远离铰链一侧的中部设置有门销,所述固定架远离封门的一侧固定有支杆,所述挡板安装在垂直于封门与支杆表面的两侧处,所述挡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的内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靠近第一轴承座下方的一端固定有转柄,所述螺杆远离转柄的一端与第二轴承座进行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与固定架的顶端进行固定;
所述第二轴承座的下方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座通过螺纹孔与螺杆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座固定安装在压板的中部一侧,所述压板的两端处设置有卡座,所述卡座与固定架内侧的滑槽进行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底部与转运车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凹槽等间隔分布在减震座的顶端表面,且凹槽的截面尺寸和菌菇筐底部的截面尺寸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长度和固定架的长度相同,且挡板和固定架的顶端表面相互平行,并且挡板的截面形状为“L”字型。
优选的,所述螺杆和挡板之间呈相互垂直分布,且螺杆的截面尺寸和螺纹孔的截面尺寸相匹配,并且螺杆通过螺纹孔和连接座之间构成螺纹结构。
优选的,所述压板和挡板之间呈相互平行分布,且压板两端卡座的截面尺寸和滑槽的截面尺寸相匹配,并且压板通过卡座与滑槽的连接和固定架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截面形状为“C”字型,且滑槽的轴心线和压板之间呈垂直分布,并且滑槽和卡座之间构成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中延菌菇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中延菌菇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686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