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渠排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68949.8 | 申请日: | 2020-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48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邢玉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玉美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E02B8/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领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3130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054000 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守***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渠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水渠排沙结构,包括按照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沉沙池和连接段,沉沙池用于与渠道连接,连接段用于与河道连接,连接段包括相对设置的连接壁一和连接壁二,连接壁一位于靠近渠道的一侧,沉沙池包括池壁一、池壁二和池壁三,池壁一与连接壁一连接,池壁二的一端与连接壁二连接,池壁二的另一端与池壁三连接,池壁二为圆弧面,池壁二与连接壁一的延长线相交,池壁一和连接壁一之间的夹角为90°以上,还包括排沙闸,排沙闸的两侧分别设置在连接壁一和连接壁二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渠排沙结构不利于排沙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渠排沙结构。
背景技术
在渠道灌溉和引水工程中,经常有大量泥沙进入渠道,产生淤积和堵塞,如果不及时排除和处理,会影响下游工程的正常运用。现有技术中只设置沉沙池,虽然能够起到沉沙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泥沙沉积在渠道底部,但起不到排沙作用,导致沉沙池常年有泥沙淤积无法排出,需人工清淤,人工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渠排沙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渠排沙结构不利于排沙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按照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沉沙池和连接段,所述沉沙池远离所述连接段的一端用于与渠道连接,所述连接段远离所述沉沙池的一端用于与河道连接,
所述连接段包括相对设置的连接壁一和连接壁二,所述连接壁一位于靠近渠道的一侧,
所述沉沙池包括池壁一、池壁二和池壁三,所述池壁一与所述连接壁一连接,所述池壁二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壁二连接,所述池壁二的另一端与所述池壁三连接,
所述池壁二为圆弧面,所述池壁二与所述连接壁一的延长线相交,
所述池壁一和所述连接壁一之间的夹角为90°以上,
还包括排沙闸,所述排沙闸的两侧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壁一和所述连接壁二上。
进一步,所述连接壁一和所述连接壁二均与所述连接段内的水流方向平行,所述排沙闸垂直设置在所述连接壁一和所述连接壁二之间。
进一步,所述沉沙池还包括池壁四,所述池壁四的一端与所述池壁一连接,所述池壁四的另一端与所述池壁三连接,
所述池壁四为斜面,且所述池壁四的顶端与渠道底部平齐,所述池壁四从顶端到底部逐渐靠近所述池壁二。
进一步,所述排沙闸底部的高度小于沉沙池池底的高度。
进一步,所述排沙闸底部低于沉沙池池底15~25cm。
进一步,所述排沙闸底部低于沉沙池池底20cm。
进一步,所述排沙闸两侧设置有竖向闸门槽。
进一步,所述连接段底部为坡面,且所述连接段底部高度从靠近排沙闸的一端到另一端高度依次减小。
进一步,所述连接段底部的坡度为10°~4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池壁一、池壁二和池壁三均为沉沙池内壁的侧面,连接壁一和连接壁二均为连接段内壁的侧面。定期打开排沙闸,沉沙池中的泥沙随水流经连接段排入河道中,无需人工清淤。
在排沙过程中,水流在排沙池中受到池壁二的阻挡、改变方向从连接段流出,池壁二为圆弧面,且池壁二与连接壁一的延长线相交,这样,排沙闸闸口正好对准池壁二,水流受到池壁二阻挡后直接流入排沙闸闸口;同时池壁一和连接壁一之间的夹角为90°以上,这样,在泥沙随水流排出的过程中无死角、泥沙能够顺畅的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玉美,未经邢玉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689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卫生方便的直切式膏皂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