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煤锅炉烟气溶液喷淋净化余热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69053.1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29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荣;朱国平;柴启米;金云峰;徐明星;张林;赵晓光;叶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马桥大都市热电有限公司;杭州浩斌科技有限公司;昊姆(上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5/04 | 分类号: | F23J15/04;F23J15/06;B01D4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姚宇吉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煤 锅炉 烟气 溶液 喷淋 净化 余热 回收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煤锅炉烟气溶液喷淋净化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吸收塔、换热机组、换热循环管路、用于向吸收塔内喷淋溶液以吸收烟气中的水蒸气使水蒸气冷凝释放汽化潜热将烟气温度升高并能吸附烟气中的石膏颗粒的喷淋管、用于抽取吸收塔内的溶液经换热机组换热降温后从喷淋管喷出的自循环泵、用于分离吸收塔内的溶液中的水分提高溶液浓度的水膜分离器、溶液提纯循环管路和用于从吸收塔内抽取溶液进入水膜分离器的进液泵。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喷淋管向吸收塔内喷淋溶液,利用溶液的吸水性和粘结力吸附烟气中的石膏颗粒,有效降低了石膏雨的排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煤锅炉烟气溶液喷淋净化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标准的提高和环境要求的升级,常规的污染物脱除后的“石膏雨”、“有色烟羽”等视觉污染问题也逐渐被重视。湿法脱硫后的饱和湿烟气,烟囱排放时周边环境温度远低于烟气排放温度,饱和水蒸气瞬间冷凝造成“有色烟羽”现象,同时烟囱内出来的饱和湿烟气中携带的粉尘及液滴聚集在烟囱附近不能有效抬升及扩散,落地后形成“石膏雨”现象。在常规湿法脱硫后往往携带石膏从盐烟囱顶部飘出,不仅仅污染环境还会腐蚀烟囱对外界造成严重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煤锅炉烟气溶液喷淋净化余热回收系统,通过喷淋管喷淋溶液,利用溶液的吸水性和粘结力吸附烟气中的石膏颗粒,有效降低了石膏雨的排放。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燃煤锅炉烟气溶液喷淋净化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吸收塔、换热机组、换热循环管路、用于向吸收塔内喷淋溶液以吸收烟气中的水蒸气使水蒸气冷凝释放汽化潜热将烟气温度升高并能吸附烟气中的石膏颗粒的喷淋管、用于抽取吸收塔内的溶液经换热机组换热降温后从喷淋管喷出的自循环泵、用于分离吸收塔内的溶液中的水分提高溶液浓度的水膜分离器、溶液提纯循环管路和用于从吸收塔内抽取溶液进入水膜分离器的进液泵;吸收塔设有供烟气进入吸收塔内的进烟口和供烟气排出吸收塔内的出烟口;喷淋管设置于吸收塔内;换热循环管路的一端连通至吸收塔;换热循环管路穿过自循环泵和换热机组后另一端连通至喷淋管;溶液提纯循环管路的一端连通至吸收塔;溶液提纯循环管路穿过进液泵和水膜分离器后另一端连通至吸收塔。
进一步地,自循环泵位于换热机组的上游。
进一步地,进液泵位于水膜分离器的上游。
进一步地,吸收塔内设有由填料构成的填料区。
进一步地,喷淋管位于填料区的上方。
进一步地,自循环泵从填料区的下方抽取吸收塔内的溶液并经喷淋管向填料区的上方喷射溶液。
进一步地,燃煤锅炉烟气溶液喷淋净化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除雾器;除雾器设置于吸收塔内。
进一步地,除雾器位于喷淋管的上方。
进一步地,从进烟口进入的烟气穿过填料区后被喷淋管喷淋再经由除雾器除雾后从出烟口排出。
进一步地,换热循环管路的入口连通至吸收塔的中部;溶液提纯循环管路的入口连通至吸收塔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喷淋管向吸收塔内喷淋溶液,利用溶液的吸水性和粘结力吸附烟气中的石膏颗粒,有效降低了石膏雨的排放。
溶液吸收的热量通过换热机组进行换热降温,实现余热回收。
通过水膜分离器将溶液中的水分离能够对溶液进行提纯增加浓度,分离出的水可以回收利用,回收得到的水分纯度高,实现节水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燃煤锅炉烟气溶液喷淋净化余热回收系统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马桥大都市热电有限公司;杭州浩斌科技有限公司;昊姆(上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宁马桥大都市热电有限公司;杭州浩斌科技有限公司;昊姆(上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690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