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探电法的接地电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69503.7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3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罗俊才;陈琳;周稠;韩生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地之源地质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3/00 | 分类号: | G01V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50 重庆市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物探 接地 电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物探电法的接地电极装置,其包括两端开口的筒体、导电介质和电极,还包括可拆卸固定连接于筒体下端的下盖,在下盖上开设有多个贯通的通孔;在导电介质下部设置有凸起,凸起由上向下穿出通孔;在筒体中注有导电液体,电极竖向插接于筒体中。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改进,在装入导电介质以及注入导电液体时均较为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探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物探电法的接地电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高密度电法仪不仅可以用于精细的工程勘探,同时还可以进行长、深、大剖面的电法勘探,主要包括主机部分、线缆和接地电极,其中接地电极多为圆柱形铜棒(一般为长度 为27cm、直径5mm的铜棒),需要按照一定的间距插入地下一定深度(至少为18cm),用来作为高密度电法仪向地下供电或测量电位的电极。然而,在城镇硬化地面、高等级公路或堤坝等进行勘探时,电极难以直接插入硬化地面,电极插入硬化地面也会对地面造成破坏,且电极接地电阻难以满足勘探的要求。
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348004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密度电法仪的接地电极装置,包括圆柱形筒体、铜棒电极、导电填充物及导电泡棉,圆柱形筒体内部注满导电液体,圆柱形筒体底部采用导电泡沫封装。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实际使用时,每次要封装导电泡沫,导电泡沫与圆柱形筒体的封装较为不便,同时圆柱形筒体上部的注液孔非常小,每次注入导电液体都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物探电法的接地电极装置,其通过结构改进,使得在装入导电介质以及注入导电液体时均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物探电法的接地电极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筒体、导电介质和电极,还包括可拆卸固定连接于筒体下端的下盖,在下盖上开设有多个贯通的通孔;在导电介质下部设置有凸起,凸起由上向下穿出通孔;在筒体中注有导电液体,电极竖向插接于筒体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先将电极取出,将下盖拆卸下来;再将干净的导电介质填充到下盖中,填充时确保凸起均能穿出通孔;然后将筒体倒置并堵住筒体下方的开口,接下来从筒体上方开口处注入导电液体;导电液体注入结束后,将下盖安装到筒体上,翻转筒体将其放到相应的勘探位置处,竖向插入对应的电极,安装工作就完成了。相比现有技术,打开筒体下端的下盖后,能手持下盖安装导电介质,安装时较为方便;以筒体的下端开口来注入导电液体,开口较大,注入时也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筒体为上端小下端大的锥形筒状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锥形筒体利于用手指堵住其较小的开口,在注入导电液体时较为方便;同时在放置时更为稳定,与地面也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导电性能较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筒体的顶端连通有圆筒形的引导筒,引导筒的中心轴线与筒体的中心轴线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导筒的内径与电极的外径适配,能够引导电极处在竖直状态,提高了勘探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引导筒上端固接有提拉环,提拉环水平设置,提拉环的直径大于引导筒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用绳子等物件绑在提拉环与引导筒的位置处,便于在使用过后进行收集。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筒体的底端连通有圆筒形的延伸筒,延伸筒的中心轴线与筒体的中心轴线重合,延伸筒内壁上设置有螺纹,下盖上设置有螺纹并与延伸筒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伸筒为圆筒形,为规则形状,便于安装下盖;而且螺纹连接的连接方式无论在拆装便捷性以及密封性能上均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地之源地质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地之源地质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695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