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脑外科用牵开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70081.5 | 申请日: | 2020-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6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朱平;苏玉娟;孙长忠;魏绪旺;范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脑外科 用牵开器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调式脑外科用牵开器。旨在提供一种开度能进行精细化控制和调节,降低脑损伤的一种牵开器。它包括尾部连在一起的两片成“人”字形的夹片,组成钳身,在两夹片的中部分别制有向内的第一折弯,形成上下的异面交叉夹片,过异面交点,在两异面交叉夹片上又制有向外的第二折弯,第二折弯后的两异面交叉夹片成相互平行和重合,在两异面交叉夹片的前端头部固定有对合的鸭嘴形牵开板,在近第一折弯的两夹片上,分别制有对称的通槽,在通槽中安装有开合两牵开板的螺旋调节机构,所述的螺旋调节机构,包括一调节轮,调节轮中心的两端分别固定有螺纹旋向相反的螺杆,两螺杆分别插在两通槽中,在伸出夹片外表面的螺杆上旋有相应的螺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可调式脑外科用牵开器。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在行脑内手术时,不可避免的需要对脑组织进行分离与牵拉,手术器械的合理使用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尤为重要。脑牵开器在神经外科术中应用较普及,已成为重要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器械之一,如果在分离与牵拉过程中对脑组织产生持续的、不平衡的牵拉力度,会导致局部脑皮层、皮层下组织挤压受损和局部血流降低,造成灌注下降和再灌注损伤,这又将进一步加重局部脑组织受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用于脑组织分离与牵开的传统器械为脑压板,在分离脑组织时需占用双手,术者无法进行其他操作,行牵开时亦需双手或两个自动拉钩,且牵拉力度控制不一,在分离及牵拉过程中有可能因过度牵拉而造成脑损伤、脑梗死、脑水肿等不必要的损伤,且在颅内压较高的情况下牵拉力度更加难以控制。现有的牵开器中,有的牵开器虽然可单手操作,但无牵开距离的调节装置,手术过程中仍需操作者自己把握,将导致牵拉力度控制不均。现有的脑自动牵开器的应用虽然可以使术者双手得到解脱,但其装置繁琐、沉重、价格贵,而且容易遮挡视线,造成手术盲区,甚至直接损伤神经与血管,增加术后的并发症。因此对于脑手术的牵开器,它不同于普通牵开器,它对牵开的开度精确性要求相对比较高,需要精细的开度调整及开度的固定,且要求与操作者能有极好的配合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牵开器的开度能进行精细化控制和调节,结构简单、制造和使用方便,便于术者术野有效暴露,有助于降低脑损伤的一种可调式脑外科用牵开器。
为了达到上述要求,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特征是它包括尾部连在一起的两片成“人”字形的夹片,组成钳身,在两夹片的中部分别制有向内的第一折弯,形成上下的异面交叉夹片,过异面交点,在两异面交叉夹片上又制有向外的第二折弯,第二折弯后的两异面交叉夹片成相互平行和重合,在两异面交叉夹片的前端头部固定有对合的鸭嘴形牵开板,在近第一折弯的两夹片上,分别制有对称的通槽,在通槽中安装有开合两牵开板的螺旋调节机构,所述的螺旋调节机构,包括一调节轮,调节轮中心的两端分别固定有螺纹旋向相反的螺杆,两螺杆分别插在两通槽中,在伸出夹片外表面的螺杆上旋有相应的螺母。
为阻止螺杆与螺母的跟转,在通槽的两夹片外表面上制有宽度大于通槽的下凹沉坑槽,螺母的端面制有与沉坑槽宽度相配的凸台,凸台嵌在沉坑槽中,以阻止螺母的旋转。
所述凸台的两侧的端面为与夹片撑开时斜度相配的斜面。
所述牵开板的长度在20-100毫米。
所述的牵开板与钳身的夹角为90°—150°。
所述异面交叉夹片的宽度是夹片宽度的二分之一。
所述调节轮的外圆周表面上制有增加摩擦力的直纹或交叉纹或缺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中医医院,未经嘉兴市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700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疏通式工业废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直动式电磁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