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进直出式薄膜对折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70899.7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47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余协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瑞冠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D5/00 | 分类号: | B31D5/00;B31D5/04 |
代理公司: | 温州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79 | 代理人: | 姜莹 |
地址: | 325409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进直出式 薄膜 对折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直进直出式薄膜对折机,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进料机构、对折机构及出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与对折机构之间设有偏转机构;所述偏转机构包括位于机架的前后侧壁之间,且靠近机架底部呈水平设置的水平稳定辊,以及位于水平稳定辊往出料机构一侧的偏转辊,所述偏转辊一端铰接于机架靠近底部的前侧壁上,另一端铰接于机架靠近顶部的后侧壁上,还包括位于偏转辊往出料机构一侧且设置机架后侧壁上的引导辊,所述引导辊轴线垂直于机架底部;所述对折机构包括引导罩。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与生产线对接匹配,有效减少生产线占地面积,对折精度高,有效避免褶皱及偏差,且适应性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柱袋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进直出式薄膜对折机。
背景技术
现有气柱袋生产设备上的薄膜对折方式往往采用(如图1所示)水平输入后向上输送,经过引导罩向下引导并对折,而后通过出料机构的两根出料辊定型从侧边输出,由于引导罩引导对折的薄膜需要利用轴线与薄膜水平输入方向同向的两根出料辊进行张紧定型输送,因此使得薄膜在经过对折装置对折后,其薄膜的输入方向与输出方向发生90度偏转,最终造成生产线沿薄膜输送方向上呈“L”形走向设置,大幅增加厂房的占地面积,使得车间内设备的存放数量减少,也不利于设备的运输安放,即使后期采用其它方式重新纠正薄膜走向使其继续按照“一”字形输送,也会导致设备整体长度过长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与生产线对接匹配,有效减少生产线占地面积,对折精度高,有效避免褶皱及偏差,且适应性好的直进直出式薄膜对折机。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进直出式薄膜对折机,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进料机构、对折机构及出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与对折机构之间设有偏转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偏转机构、对折机构及出料机构呈直线排列;所述偏转机构包括位于机架的前后侧壁之间,且靠近机架底部呈水平设置的水平稳定辊,以及位于水平稳定辊往出料机构一侧的偏转辊,所述偏转辊一端铰接于机架靠近底部的前侧壁上,另一端铰接于机架靠近顶部的后侧壁上,还包括位于偏转辊往出料机构一侧且设置机架后侧壁上的引导辊,所述引导辊轴线垂直于机架底部;所述对折机构包括引导罩。
上述结构中,在薄膜对折前通过偏转机构引导薄膜使其翻转90度呈垂直状态,而后通过对折机构的引导罩引导对折后直接通过出料机构输出,可有效保证薄膜的输入方向与对折后的输出方向的一致性,便于流水线之间的彼此对接,有利于流水线的“一”字形排布,避免发生“L”形排布或者设置纠正装置导致的流水线宽度体积增大问题,有利于提高厂房面积的利用率,使其能在同样的占地面积下摆下更多的设备进行生产,有效提高产量及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罩位于机架后侧壁上,所述引导罩包括三角形的铅垂面,所述铅垂面包括靠近机架后侧壁并与引导辊轴线呈平行设置的铅垂边,所述铅垂面其余两条边线为一般位置直线,其彼此等长且两者的对接处远离机架后侧壁使铅垂面垂直于机架底面的同时倾斜于机架后侧壁,所述铅垂面的两条一般位置直线上分别设有垂直于机架后侧壁且相对于机架底面倾斜设置的第一主垂面及第二主垂面,所述第一主垂面及第二主垂面两者均设有彼此对接、且与水平稳定辊平行设置、一端与两根一般位置直线对接点对接且垂直于机架后侧壁的正垂线;所述出料机构包括两根彼此间隔设置的出料辊,所述正垂线位于出料辊往进料机构的一侧且居中于两根出料辊之间。
上述结构中,引导罩能将从水平翻转至垂直状态的薄膜引导对折后回归至水平状态从两根出料辊之间输出,避免了对折后再进行转向输出造成对折后的两层薄膜在翻转过程中彼此之间发生滑动导致的对折不对称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偏转机构还包括第二引导辊及第三引导辊,所述第二引导辊位于引导辊往出料机构一侧且靠近机架前侧壁;所述第三引导辊位于第二引导辊往出料机构一侧且设置机架后侧壁上;所述引导辊、第二引导辊及第三引导辊三者轴线相互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瑞冠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瑞冠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708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式临床护理推车
- 下一篇:环保型纺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