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洞单线隧道中部平导型救援站火灾模型试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71715.9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02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马伟斌;郭小雄;王志伟;赵鹏;罗鹏;马召辉;王子洪;安哲立;邹文浩;马超锋;付兵先;常凯;李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5/00 | 分类号: | G09B25/00;G01M9/00;G01M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线 隧道 中部 平导型 救援 火灾 模型 试验 系统 | ||
1.一种双洞单线隧道中部平导型救援站火灾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隧道系统(1),所述隧道系统(1)包括主隧道通道(11)、平行疏散通道(12)和横向连接通道(13),所述主隧道通道(11)为两条平行布置的纵向通道,所述平行疏散通道(12)平行布置在两条所述主隧道通道(11)之间,所述横向连接通道(13)横向布置并与两条所述主隧道通道(11)和所述平行疏散通道(12)垂直,且所述平行疏散通道(12)通过所述横向连接通道(13)与两条所述主隧道通道(11)连通;
火源模拟装置,所述火源模拟装置设于所述主隧道通道(11)内;
排烟管道(2),所述排烟管道(2)设于两条所述主隧道通道(11)的顶部,并与两条所述主隧道遍道(11)连通;
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设于所述两条主隧道通道(11)、所述平行疏散通道(12)和所述横向连接通道(13)内部,用于监测两条所述主隧道通道(11)、所述平行疏散通道(12)和所述横向连接通道(13)内的烟气浓度及烟气流动规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洞单线隧道中部平导型救援站火灾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主隧道通道(11)均包括主隧道基础模块(111)、主隧道观察模块(112)、主隧道排烟口竖井模块(113)、主隧道调整模块(114)、主隧道燃烧模块(115)和主隧道连接模块(116),所述主隧道基础模块(111)、所述主隧道观察模块(112)、所述主隧道排烟口竖井模块(113)、所述主隧道调整模块(114)、所述主隧道燃烧模块(115)和所述主隧道连接模块(116)均为多个且依次连接;所述火源模拟装置安装在所述主隧道燃烧模块(115)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洞单线隧道中部平导型救援站火灾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隧道观察模块(112)的侧壁上开设有主隧道观察窗(1121);所述主隧道排烟口竖井模块(113)的顶壁上开设有排烟口(1131),所述排烟管道(2)两端分别连接对应的所述排烟口(1131);所述主隧道调整模块(114)的长度小于所述主隧道基础模块(111)的长度;所述主隧道连接模块(116)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口(1161),所述第一连接口(1161)与所述横向连接通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洞单线隧道中部平导型救援站火灾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隧道调整模块(114)的长度为所述主隧道基础模块(111)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洞单线隧道中部平导型救援站火灾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隧道燃烧模块(115)侧壁上开设有燃烧口(1151),所述燃烧口(1151)处设有推拉抽屉(3),且所述推拉抽屉(3)滑动连接在所述主隧道燃烧模块(115)上;所述火源模拟装置安装在所述推拉抽屉(3)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洞单线隧道中部平导型救援站火灾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射流风机,所述横向连接通道(13)包括横向连接通道防护门模块(131),所述横向连接通道防护门模块(131)侧壁上设有防护门(1311),所述防护门(1311)铰接在所述横向连接通道防护门模块(131)一端,且所述射流风机安装在所述横向连接通道防护门模块(131)顶壁;所述横向连接通道防护门模块(131)为一个及以上,一个及以上所述横向连接通道防护门模块(131)依次连接,且依次连接的一个及以上所述横向连接通道防护门模块(1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口(116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平行疏散通道(12)连接,并与所述主隧道连接模块(116)和所述平行疏散通道(12)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7171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洞单线隧道横通道排烟型救援站火灾模型试验系统
- 下一篇:一种骨科固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