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装式电梯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73270.8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48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杨越强;黄军;王勋;薛淞怀;罗文军;刘建钦;肖念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西子孚朗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4 | 分类号: | E02D27/44;E02D3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张锡军;杨冬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装 电梯 基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装式电梯基础,包括水平的基板和竖直的侧壁,所述基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矩环形的插槽,所述侧壁包括4块立板,每块立板的水平截面呈L形,每块立板的底部插接于插槽,4块立板依次拼接并与基板围成长方体形的内腔。将电梯基础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体积较小,重量大约1吨多,采用一般的电动葫芦即可起吊安装,不需要复杂的起吊设备,降低施工难度。电梯基础的每个部分可在工厂批量化制造后运输至各个施工现场,不需要现场浇筑,施工效率高;制造采用的混凝土满足商用混凝土的要求,保证具有较高的强度,符合施工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装式电梯基础。
背景技术
电梯基础包括一水平的基板和四块竖直的支撑板,四块支撑板与基板围成长方体形的空腔,基板和支撑板均为混凝土材质,传统的施工方式有两种,一是现场浇筑电梯基础,基础从浇筑到强度满足要求需要很长的时间,影响施工效率,且根据施工标准要求,电梯基础必须采用商用混凝土,施工现场制作的混凝土无法达标,当电梯施工是在小区内进行时,小区外的商用混凝土运输车又不被允许进入小区,因而无法实现现场浇筑电梯基础。二是将支撑板与基板浇筑成为一个整体,强度达到要求后运输至施工场地,利用起吊设备将基础整体起吊并放入电梯井内,由于基础整体的重量大,一般为6至7吨,对起吊设备的要求较高,但由于施工场地空间限制,难以安装起吊设备,且基础整体的体积也比较大,施工难度非常高,特别是老小区内的电梯加装施工,空间狭小,周边环境复杂,严重影响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装式电梯基础,将电梯基础分为多个部分分别浇筑、运输和起吊,每个部分体积和重量小,起吊难度低,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组装式电梯基础,包括水平的基板和竖直的侧壁,所述基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矩环形的插槽,所述侧壁包括4块立板,每块立板的水平截面呈L形,每块立板的底部插接于插槽,4块立板依次拼接并与基板围成长方体形的内腔。
进一步地,相邻两立板的拼接面中部设置有竖直贯穿拼接面的注胶凹槽,相邻两立板拼接面上的注胶凹槽围成注胶孔,所述注胶孔内设置有防水胶。
进一步地,所述注胶凹槽呈半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立板的底部与插槽之间填充有防水胶。
进一步地,所述插槽之外的立板外侧壁为向外凸出的弧形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电梯基础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体积较小,重量大约1吨多,采用一般的电动葫芦即可起吊安装,不需要复杂的起吊设备,降低施工难度。电梯基础的每个部分可在工厂批量化制造后运输至各个施工现场,不需要现场浇筑,施工效率高;制造采用的混凝土满足商用混凝土的要求,保证具有较高的强度,符合施工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2为基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基板;2—立板;3—插槽;4—注胶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式电梯基础,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水平的基板1和竖直的侧壁,所述基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矩环形的插槽3,所述侧壁包括4块立板2,每块立板2的水平截面呈L形,每块立板2的底部插接于插槽3,4块立板2依次拼接并与基板1围成长方体形的内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西子孚朗电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西子孚朗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732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阻燃性能的线路板
- 下一篇:一种塑料制品喷涂上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