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建筑结构健康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73540.5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52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辉;张其林;傅福君;张文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同磊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8C17/02;G01M99/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便携式 建筑结构 健康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为一种运用于建筑结构健康监测的便携式装置设备,包括:数据采集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备的操控软件、以及监测管理平台。所述数据采集终端设备用于采集建筑结构健康监测数据,操控软件用于控制终端设备、初步处理获得的监测数据、并发送给监测管理平台,监测管理平台则存储、管理、分析检测数据。所述数据采集终端设备与移动终端设备本地通讯连接,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再与监测管理平台远程通讯连接。移动终端设备上的操控软件通过WIFI传输连接数据采集终端设备采集的数据,实时显示并通过HTTP连接将数据发送到监控管理平台;本装置可移动性强、数据分析快速准确、查看直观方便、适用范围广和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建筑结构健康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国家建筑水平的提高,建筑结构形式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其安全可靠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当今政府和社会团体也积极投入大量资金来建设建筑结构健康监测设施和系统。但是建筑结构健康监测设施和系统在建设实施时,由于建筑工地现场环境恶劣,在建设过程中无法及时提供监测所需的电源以及集成设备,成本要求高,操作繁琐,安装质量难以保证,安装后可移动性差。为了解决已暴露出来的问题,需要研发一种新型的多功能的、便携式的监测装置,在建筑结构健康监测设施和系统建设实施时,检查安装质量,同时采集获取监测数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建筑结构健康监测装置,以解决建筑结构健康监测设施和系统建设实施时,难于及时提供监测所需的电源以及集成设备,成本要求高,操作繁琐,安装质量难以保证,安装后可移动性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建筑结构健康监测装置,包括:
数据采集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备的操控软件和监测管理平台,所述数据采集终端设备用于采集建筑结构健康监测数据,移动终端设备的操控软件将采集获得数据发送给监测管理平台,所述数据采集终端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设备通讯连接,所述移动终端设备与所述监测管理平台通讯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终端设备包括一体集成于壳体内的电源模块、WIFI通讯模块、RS485通讯模块和各种传感器采集模组,所述RS485通讯模块分别与所述WIFI通讯模块及所述多种传感器采集模组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多种传感器采集模组、所述RS485通讯模块和所述通讯模块连接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WIFI通讯模块与所述移动终端设备连接,所述WIFI通讯模块将所述传感器采集模组获得的数据以WIFI传输的形式传输给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再由所述移动终端设备连接所述监测管理平台,通过HTTP传输形式提交数据,监测管理平台及时存储、管理和分析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采集终端设备的传感器接入端口采用标准的插槽设计,方便各种不同传感器种类接入的同时,有效地阻止异物的进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RS485通讯模块的通信数据传输线采用焊接方式以提高装置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采集模组包括弦输出传感器、电阻输出传感器、电流输出传感器和电压输出传感器,以及RS485数字信号输出传感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包括手机和平板电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WIFI通讯模块与所述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无线通讯,读取所述传感器采集模组获得的实时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测管理平台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设备传来的所述传感器采集模组获得的数据,并存储、管理和分析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为高稳定性的可充式锂电池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同磊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同磊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735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流变隔减震装置控制系统
- 下一篇:轻量型动力电池下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