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机固体废物处理制肥料的成套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75435.5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37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文治 |
主分类号: | C05F17/957 | 分类号: | C05F17/957;C05F17/964;C05F17/6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固体废物 处理 肥料 成套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有机固体废物处理制肥料的成套设备,包括粗、细粉碎机、水解罐、第一空气热泵、第二空气热泵、第一往复偶联脱水机、第二往复偶联脱水机、高压引风机、气水分离器、电脑配料机、发酵机、计量包装机和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水解过程中,不加催化剂或减半加催化剂,物料加热加压用空气热泵产生的自然压缩热,省去了外加热源设备,做到一机两用。水解物料的脱水过程靠空气热泵的压缩热在释放到常压时释放气溶胶和互相往复偶联一方加压向对方释压,产生气溶胶同时向固定靶产生冲击力二次释放气溶胶二种形式的气溶胶的低温脱水比传统的物料通过干燥机加热到100℃以上的蒸汽脱水大幅度节能,同时物料得到细化和活化,提高了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肥料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经常温高压水解和加压、释压往复偶联向固定靶冲击产生气溶胶脱水生产新型肥料的成套设备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固体废物处理制肥料的成套设备。
背景技术
有机固体废物泛指人、畜、禽粪污及畜禽病死尸、生活垃圾分类后的厨余垃圾、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活性污泥、农作物秸秆、林业废物如树叶、树枝,加工过的锯屑、废人造板、以动植物为原料加工后的有机废物。
目前利用有机固体废物制备肥料技术主要有如下几种:
1、以往的有机固体废物水解制肥技术,需用锅炉蒸汽加热,温度和压力有关联性,不好分别控制,往往超过120℃会产生挥发性有机酸,为第一代水解技术。还有温度和压力分开控制的低温加压水解的,单独用热源设备加热,温度不超过120℃,不产生挥发性有机酸。加压用活塞往复空气压缩机产生的较高压力,来补充加热设备加热的温度,远低于120℃的115℃的不足,将加温和加压分开。分别采用二套装置,为第二代水解技术。第一代水解技术和第二代水解技术都要加酸性催化剂。
2、第一代和第二代水解技术,水解后湿物料的脱水用干燥机有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的干燥机,都要将物料加热到150℃以上产生的水蒸汽脱水,耗能高。
3、为了克服上述二代水解技术的不足,采用不另外设置热源设备的技术,即常温高压水解技术,特点是不加催化剂,或减半量50%加催化剂。水解时不另设热源设备加热,故称常温。采用活塞往复空气压缩机组成的空气热泵,如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新型空气热泵”,专利号201920182439.9,用这种专利设备加压,同时空气热泵自然压缩热产生100℃-200℃可控制温度。所谓常温就是不需要单独设热源设备对水解物料进行加热,而是热泵加压过程中自然产生的高于环境温度的压缩热,一机两用。用高压来补充低温的不足,耗能只是空气热泵的拖动电机的电耗,比单独设加热器加热显著节能。
4、第一代和第二代水解技术对湿水解物料干燥脱水采用干燥机将湿物料中水份加热到超过100℃形成水蒸汽进行脱水干燥,热源温度超过150℃以上,能源消耗很大。
5、还有一种有机固体废物的蒸汽爆破技术就是用锅炉蒸汽加压、释压产生膨化作用的一次性,没有水解过程和通过反复几次加压、释压向固定靶冲击产生常温气溶胶的脱水过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利用机固体废物制备肥料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有机固体废物处理制肥料的成套设备,其采用空气热泵加压、释压和向固定靶冲击所产生的冲击力时产生的气溶胶形式脱水,不形成水蒸汽形式脱水。采用2台往复偶联的加压、释压产生气溶胶和互相向二台设备的固定靶往复冲击产生的气溶胶用产生负压的高压引风机将气溶胶输送到气水分离器,使空气与水分离,空气放空,水回收。这种一机两用,靠释压和冲击固定靶产生常温气溶胶脱水的水解技术为第三代水解技术。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治,未经刘文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754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