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火灾烟雾消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77363.8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36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章联兵;黄长江;刘菊芳;何维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新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9/00 | 分类号: | B01D49/00;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信义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5 | 代理人: | 陈继算 |
地址: | 31001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火灾 烟雾 消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火灾烟雾消除装置,涉及火灾消烟装置。包括声源装置,所述声源装置包括连接管道、喇叭罩及安装于喇叭罩内的喷嘴、中心连杆和共鸣腔;所述连接管道设置于喇叭罩的中心位置,连接管道的第一端位于喇叭罩外,第二端位于喇叭罩内且周侧设置有若干通气孔;所述喷嘴安装于连接管道的第二端且喷嘴的开口朝向喇叭罩开口设置;所述中心连杆的第一端伸入喷嘴内部与连接管道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中心连杆的第一端设置有凸部,与喷嘴形成狭缝;所述共鸣腔安装于中心连杆的第二端。本实用新型使烟雾团聚成较大的颗粒而沉降下来,快速降低火灾现场烟气浓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灾消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火灾烟雾消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种灾害中,火灾发生最为频繁,且破坏力极强。据火灾统计资料表明,火灾产生的烟雾是建筑火灾中致人员死亡的罪魁祸首,火灾现场人员死于烟熏所占的比例较大,最高达可80%,在被火烧死的人数中,多数也是先吸入过量的烟雾导致中毒晕倒后被火烧死的。因此,在火灾现场采取最快捷、最有效的排烟,可以在火灾现场中维持相对较长的逃生时间,是降低火灾死亡率的必要条件。目前,火灾现场用于排放烟雾排放一般是通过预先安装的装置进行的,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ZL201410338940.1公开的一种大空间建筑的火灾自动排烟装置,又如中国技术专利ZL03203096.7公开的一种自动排烟天窗,这类装置虽然能够在火灾现场起到快速排放烟雾的作用,但这类装置并没办法在火灾现场快速安装,对于没有预先安装这类装置的建筑物,显然不能起作用。因此,发生火灾时,如何有效地进行烟雾控制对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火灾烟雾消除装置,使烟雾团聚成较大的颗粒而沉降下来,快速降低火灾现场烟气浓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火灾烟雾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声源装置,所述声源装置包括连接管道、喇叭罩及安装于喇叭罩内的喷嘴、中心连杆和共鸣腔;所述连接管道设置于喇叭罩的中心位置,连接管道的第一端位于喇叭罩外,第二端位于喇叭罩内且周侧设置有若干通气孔;所述喷嘴安装于连接管道的第二端且喷嘴的开口朝向喇叭罩开口设置;所述中心连杆的第一端伸入喷嘴内部与连接管道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中心连杆的第一端设置有凸部,与喷嘴形成狭缝;所述共鸣腔安装于中心连杆的第二端。
进一步的,还包括雾化系统,所述雾化系统包括经雾化管道依次连接的团聚剂水箱、输送泵、喷嘴;所述喷嘴与输气管道之间连接有支管。
进一步的,所述凸部的上表面设置有环绕中心连杆的第一斜面,所述喷嘴的内壁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分别与连接管道的轴线呈相同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相同角度为30°至60°。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孔与连接管道的轴线呈30°至60°。
进一步的,所述喷嘴的开口侧设置有朝向共鸣腔的延伸部。
进一步的,所述共鸣腔为朝向喷嘴一侧开口的筒体,筒体的底部与中心连杆的第二端经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连杆的第二端设置有红外测距传感器、声压传感器、声音频率测量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输气管道和雾化管道上分别设置有开关阀。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空气储罐上设置有手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新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新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773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保护装置的3c产品展示架
- 下一篇:一种圆筒状铸铁件加工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