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肩袖修复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77558.2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65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袁朝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永旭精密五金制品厂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苏州通途佳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7 | 代理人: | 李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修复 器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肩袖修复器械,包括修复器主体、套管和骨针,套管设置在修复器主体的下端,骨针设置在套管内,修复器主体内部设置有驱动骨针在套管空腔内滑动的驱动结构,骨针下端突出套管外部的穿刺部分呈预定的弯曲形状,骨针的末端设置有尖端和用于带动缝线的带线口,驱动结构包括传动柱体、复位机构和定位装置,传动柱体位于修复器主体内下端与骨针上端相连且可以在受力情况下自由下移,复位机构位于修复器主体内传动柱体的下端并可以驱动传动柱体在修复器主体内上移,定位装置位于修复器主体上且设置有对传动柱体的上下移动进行定位的作用。在用骨针进行穿刺和退出时可以单人操作,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肩袖撕裂手术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肩袖修复器械。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针对病理症状发展出了各种医疗器械,肩袖修复器械是一种帮助外科医生将缝线穿过骨头的工具,特别是适用于需将经骨缝线沿非直线“路径”穿过的诸多手术。在采用具有形状记忆的柔性线而穿过待缝线组织的区域时,现有的对应器械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都是需要多人配合操作,操作的难度比较高,多人的配合操作也需要做够的技巧和默契程度,对此种器械的推广和实用有一定阻碍,实用性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肩袖修复器械。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肩袖修复器械,包括修复器主体、套管和骨针,所述套管设置在修复器主体的下端,所述骨针设置在套管内,所述修复器主体内部设置有驱动骨针在套管空腔内滑动的驱动结构,所述骨针下端突出套管外部的穿刺部分呈预定的弯曲形状,所述骨针的末端设置有尖端和用于带动缝线的带线口,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传动柱体、复位机构和定位装置,所述传动柱体位于修复器主体内下端与骨针上端相连且可以在受力情况下自由下移,所述复位机构位于修复器主体内传动柱体的下端并可以驱动传动柱体在修复器主体内上移,所述定位装置位于修复器主体上且设置有对传动柱体的上下移动进行定位的作用。在用骨针进行穿刺和退出时可以单人操作,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进一步的是:所述修复器主体内设置有圆柱形空腔,所述传动柱体位于圆柱形空腔内且可以同轴移动,所述复位机构位于圆柱形空腔内传动柱体下端,所述修复器主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圆柱形空腔连通的上通孔和下通孔,所述上通孔内设置有可以沿上通孔移动的推动柱,所述套管设置在修复器主体的下端,所述骨针的上端穿过下通孔和复位机构与传动柱体的下端中心位置相连,所述传动柱体的外柱面上设置有多阶环绕外凸的凸台,所述凸台为斜边由传动柱体的外柱面斜向上的直角三角形形状的凸台,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卡柱、定位转动杆、第一定位弹簧和定位装置壳体,所述定位装置壳体靠近修复器主体一侧设置有水平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卡柱位于第一定位孔靠近修复器主体一侧,所述第一定位弹簧位于第一定位孔内远离修复器主体一侧且对第一卡柱施加朝向修复器主体的弹力,所述定位装置壳体上表面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孔竖直连通的矩形孔,所述转动杆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将其转动固定在矩形孔内的第一转动轴,所述转动杆的下端与第一卡柱靠近第一定位弹簧一端转动相连,所述转动杆的上端突出矩形孔位于定位装置壳体上方,所述第一卡柱朝向修复器主体一端设置有与凸台的斜面匹配的第一卡头,所述修复器主体上与第一卡头对应位置设置有可容第一卡头移动的第一水平通孔。敲击推动柱即可实现骨针的穿刺,拨动转动杆即可实现骨针的退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永旭精密五金制品厂,未经苏州市永旭精密五金制品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775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奥氮平氟西汀的制片速封设备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蜂窝芯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