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凹形预防扁平头枕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77645.8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8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伟 |
主分类号: | B60N2/806 | 分类号: | B60N2/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凹形 预防 扁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凹形预防扁平头枕,包括头枕主体,所述头枕主体的周边由镶边进行固定,所述头枕主体的上表面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有中央内凹面,所述头枕主体的上表面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蝶翼面,且蝶翼面相邻设置在中央内凹面的两侧,所述头枕主体的内部固定填充有记忆棉,所述头枕主体的内部底表面固定贴合设置有内衬板,所述内衬板的下表面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卡件,且卡件贯穿头枕主体的底表面,所述内衬板的底表面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有螺柱。本实用新型中,头枕中部凹面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与人体头、颈和肩托覆,两侧蝶翼面与人体部位贴合,内部填充材料设置为记忆棉,增加头枕舒适度的同时,通过头枕各部位的不同弧度实现预防头部扁平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头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凹形预防扁平头枕。
背景技术
一般常见的头枕结构设置为凸出型或者扁平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头部位置的舒适度,但是长时间的头部枕置有可能会导致头部出现扁平的现象,影响头部美观,无法实现对人体相应部位的托覆作业,而且车身晃动会导致人员头部拧转,出现相应的不适现象,内部填充材质较为粗糙,无法提供舒适,无法针对不同人员头部进行相应的调节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凹形预防扁平头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凹形预防扁平头枕,包括头枕主体,所述头枕主体的周边由镶边进行固定,所述头枕主体的上表面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有中央内凹面,所述头枕主体的上表面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蝶翼面,且蝶翼面相邻设置在中央内凹面的两侧,所述头枕主体的内部固定填充有记忆棉,所述头枕主体的内部底表面固定贴合设置有内衬板,所述内衬板的下表面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卡件,且卡件贯穿头枕主体的底表面,所述内衬板的底表面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有螺柱,所述螺柱贯穿头枕主体的底表面杆身设置有限位卡板,所述螺柱的端部转接有拧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内衬板的底表面与头枕主体的内部底表面固定贴合,所述内衬板的上端所在位置与镶边的位置对应相同,且内衬板的上端通过镶边缝合固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中央内凹面固定设置为弧形面,所述中央内凹面的下侧位置固定设置为托肩部,所述中央内凹面的中部位置固定设置为托颈部,所述中央内凹面的上侧位置固定设置为托头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卡件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弧形缺口,所述限位卡板的两侧与卡件的缺口相对设置有缺口,且卡件与限位卡板上的缺口相对应,所述限位卡板的长度设置与两侧卡件之间总长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头枕主体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蜂窝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侧所述蝶翼面在头枕主体上两侧弧度设置为相同,且蝶翼面背离连接中央内凹面的一侧设置较高。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头枕中部位置凹形设置,凹面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与人体头、颈和肩进行托覆,两侧设置蝶翼面与人体相应部位贴合,内部填充材料设置为记忆棉,增加头枕舒适度的同时,通过头枕各部位的不同弧度实现预防头部扁平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头枕内部后侧固定设置有内衬板,提供整体结构稳定的同时,提供与座椅上部插杆的连接,并且通过拧盖拧动的不同程度,可以实现内衬板的弯折,从而使得上表面两侧翼面向内挤压,从而实现对不同人员头部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节,确保不同人员头部的适应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凹形预防扁平头枕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伟,未经李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776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盾构隧道混凝土管片上的冻结孔封孔结构
- 下一篇:一种超大空间空气净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