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蓄能管式新风预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77803.X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2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霞;李锋平;侯思雨;康东;刘琴;李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S10/20 | 分类号: | F24S10/20;F24S60/10;F24S10/75;F24S5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张田勇;张祖萍 |
地址: | 10004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蓄能 新风 预热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蓄能管式新风预热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蓄能换热器、蓄能泵、第一换热介质循环管路、第二换热介质循环管路和空气流通管路,所述太阳能集热器通过第一换热介质循环管路和第二换热介质循环管路与蓄能换热器连接形成换热介质循环路径;所述蓄能泵设置在第一换热介质循环管路或第二换热介质循环管路中;所述蓄能换热器设置在空气流通管路上。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太阳能蓄能管式新风预热系统能够实现白天蓄能、夜间释能,可以有效利用换热介质对太阳能进行蓄热,在白天转移、储存的太阳能能够用于夜间对新风系统的新风进行预热,有效降低新风机组的能耗,从而实现太阳能在建筑供暖中的高效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蓄能管式新风预热系统,在白天转移、储存的太阳能能够用于夜间对新风系统的新风进行预热。
背景技术
当前,能源供需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日益严峻的形势,实现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和工作任务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国家把节能评估、能源审计、碳排放管理作为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管理手段。国家对节能及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来改善环境、节能能源,但现有的技术手段和效果还不能达到预期,仍需不断研究和探索。
能源和环境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我国煤炭能源储量有限,并且燃煤采暖造成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导致温室效应。因此,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不仅可以节能能源,还可以保护环境。
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太阳能分布广,蕴含量大,使其成为发展最快的一种清洁能源。太阳能热水系统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太阳能利用技术。太阳辐射强度在中午时达到最大值,为避免能源的浪费,高效蓄能技术成为充分利用太阳能的关键,可以用蓄能技术把多余的太阳能储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释放,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在建筑领域,太阳能的应用形式按照是否需要外部动力划分为两种——被动式和主动式。被动式太阳能建筑不需要外部动力,直接利用建筑的朝向、房间构造、建筑材料的热工性能以及合理的空间布置来最大程度的吸收、储存太阳能;主动式太阳能建筑一般包括集热器、输送介质与设备以及蓄热器控制系统组成。相对于被动式太阳能建筑,主动式太阳能建筑在太阳能利用效率上以及控制性上具有明显优势。
太阳能的能流密度低,辐射强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在夜间或者阴天情况下,没有太阳辐射或辐射低,必须对主动式太阳能建筑采用辅助措施和控制策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蓄能管式新风预热系统,可以有效利用换热介质对太阳能进行蓄热,在白天转移、储存的太阳能能够用于夜间对新风系统的新风进行预热,提高新风机组的新风进口温度,有效降低新风机组的能耗,从而实现太阳能在建筑供暖中的高效、多元利用,推动地区清洁能源的广泛利用,减少常规能源利用,缓解常规能源对环境的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太阳能蓄能管式新风预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蓄能换热器、蓄能泵、第一换热介质循环管路、第二换热介质循环管路和空气流通管路,
所述太阳能集热器通过第一换热介质循环管路和第二换热介质循环管路与蓄能换热器连接形成换热介质循环路径;所述蓄能泵设置在第一换热介质循环管路或第二换热介质循环管路中;所述蓄能换热器设置在空气流通管路上。
进一步,所述蓄能换热器包括第一母管、第二母管和多条蓄能管,所述蓄能管的两端分别连通到第一母管和第二母管,所述第一母管连接到蓄能换热器入口,所述第二母管连接到蓄能换热器出口。
进一步,所述蓄能管为直管,所述蓄能管具有粗糙的内壁,和/或,所述蓄能管的外壁上设置有换热翼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778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蓝宝石小尺寸晶棒端面抛光工装
- 下一篇:一种建筑用太阳能墙面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