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触网用线岔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77938.6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73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强;黎琦;曾国军;郑杰;秦军;刘遗强;李泉雄;赵军;邓双定;孙立伟;陈永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朝雄电气化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14 | 分类号: | B60M1/14;B60M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圣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8 | 代理人: | 王振佳 |
地址: | 0718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网用线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触网用线岔,包括线岔本体,所述线岔本体为一体对称结构,所述线岔本体两端固定部的下方通过锁紧杆连接有线夹,所述锁紧杆为一体结构;所述线夹包括对称设置的左线夹和右线夹,所述左线夹和所述右线夹两侧的固定孔之间分别通过相反设置的第一固定螺栓和第二固定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螺栓和所述第二固定螺栓的旋转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接触网用线岔,结构简单,保证线夹的稳定连接,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触网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接触网用线岔。
背景技术
电气化铁路设计中,接触网交叉线岔布置均必须安装过渡线岔装置以实现不同股道间转换的连续供电能力。对于高速铁路如何实现平滑过渡尤为重要,目前,常用的普通接触网用线岔为管型及T型,通过简单的线夹与接触线固定连接,运动模式为无方向的“面面”干摩擦,线夹容易出现脱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触网用线岔,结构简单,保证线夹的稳定连接,提高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触网用线岔,包括线岔本体,所述线岔本体为一体对称结构,所述线岔本体两端固定部的下方通过锁紧杆连接有线夹,所述锁紧杆为一体结构;
所述线夹包括对称设置的左线夹和右线夹,所述左线夹和所述右线夹两侧的固定孔之间分别通过相反设置的第一固定螺栓和第二固定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螺栓和所述第二固定螺栓的旋转方向相反;
所述左线夹和所述右线夹的中间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锁紧杆下端卡块的卡槽,所述卡槽上方的隆起部两端均设有向上翻起的加强筋,所述左线夹中部的上方还设有条形向上弯折的固定条,所述锁紧杆依次贯穿所述固定部、所述固定条后通过锁紧螺母固定。
优选的,所述固定条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锁紧杆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两侧设有竖直方向的卡边,所述卡边位于所述锁紧螺母的外侧,并与所述锁紧螺母的边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部上设有竖直方向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固定所述锁紧杆。
优选的,所述线岔本体的固定部中间设有连接部,所述固定部为水平结构,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的过渡部横截面为近三角形。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接触网用线岔,结构简单,保证线夹的稳定连接,提高使用寿命。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接触网用线岔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接触网用线岔实施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固定部;2、连接部;3、锁紧杆;4、左线夹;5、右线夹;6、过渡部;7、第一固定螺栓;8、第二固定螺栓;9、卡块;10、卡槽;11、隆起部;12、加强筋;13、固定条;14、卡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接触网用线岔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接触网用线岔实施例的俯视图,如图所示,一种接触网用线岔,包括线岔本体,线岔本体为一体对称结构,线岔本体两端固定部1的下方通过锁紧杆3连接有线夹,锁紧杆3为一体结构,通过锁紧杆3实现线夹的稳定固定。固定部1上设有竖直方向贯穿的通孔,通孔用于固定锁紧杆3。
线岔本体的固定部1中间设有连接部2,固定部1为水平结构,连接部2的横截面为圆形,连接部2与固定部1之间的过渡部6横截面为近三角形,线岔本体的结构设计合理,保证其整体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朝雄电气化电力器材有限公司,未经保定朝雄电气化电力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779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刚性悬挂接触网用波纹型汇流排
- 下一篇:跷板式开关阀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