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圈吸取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78406.4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96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廖广毅;李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5/06 | 分类号: | B25J15/06;B25B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取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组装治具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压圈吸取治具,包括吸气装置和吸头,所述吸头与所述吸气装置连接,所述吸头包括作业面、第一气孔以及限位柱,吸取所述压圈时所述作业面与所述压圈的端面贴合;所述第一气孔的一端位于所述作业面,所述第一气孔的另一端与所述吸气装置气导通,用于在所述作业面形成负压;吸取所述压圈时所述限位柱插入所述压圈的限位孔内,用于使所述吸头与所述压圈同步转动。本申请通过压圈吸取治具的所述吸头将所述压圈吸取并通过所述限位柱插入所述压圈的限位孔内,将所述压圈稳定安装到其它工件上,降低压圈组装难度,提高压圈组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装治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圈吸取治具。
背景技术
目前镜头广泛应用于各类产品中,如手机、摄影机等,压圈是镜头的必不可少的元件,压圈通常需要在镜头内部的较小空间内安装,安装操作困难,现有的安装方法是通过镊子夹取压圈直接安装在镜头上,极易造成压圈装配不到位、划伤镜片、产品外观不良和划伤手指等,并且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圈吸取治具,降低压圈组装难度,提高压圈组装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圈吸取治具,包括吸气装置和吸头,所述吸头与所述吸气装置连接,所述吸头包括:
作业面,吸取所述压圈时所述作业面与所述压圈的端面贴合;
第一气孔,所述第一气孔的一端位于所述作业面,所述第一气孔的另一端与所述吸气装置气导通,用于在所述作业面形成负压;
限位柱,吸取所述压圈时所述限位柱插入所述压圈的限位孔内,用于使所述吸头与所述压圈同步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柱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柱设置于所述作业面上。
优选的,所述限位柱是圆柱体。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吸头具有所述作业面的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压圈的直径,以便所述吸头将所述压圈伸入安装至工件的槽孔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吸头的与所述作业面相对的一端的中心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吸气装置气导通,所述第一气孔连通所述连接孔与所述作业面。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气孔远离所述作业面的一端位于所述连接孔的孔壁或孔底。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孔为八个,八个所述第一气孔的一端均匀分布于所述作业面,提高吸取平稳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作业面的中心设置有第一沉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圈吸取治具还包括吸笔杆,所述吸笔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吸头,所述吸笔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吸气装置,所述吸笔杆的中心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第一气孔与所述吸气装置,用于负压导通。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吸笔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吸头的一端的中心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与所述第一内螺纹进行螺纹连接;
或者,所述吸笔杆的一端的中心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壁设置有第二内螺纹,所述吸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内螺纹与所述第二外螺纹进行螺纹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当所述吸笔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时,所述吸笔杆的靠近所述吸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轴肩,所述第一轴肩用于限定所述吸头。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圈吸取治具还包括密封垫,所述密封垫设置于所述第一轴肩与所述吸头之间,用于气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784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送带的绷紧张力调节机构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铁水浇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