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肩袖穿骨定位缝合针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78863.3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65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袁朝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永旭精密五金制品厂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A61B17/06 |
代理公司: | 苏州通途佳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7 | 代理人: | 李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肩袖穿骨 定位 缝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肩袖穿骨定位缝合针,包括修复器主体、套管和骨针,套管设置在修复器主体的下端,骨针设置在套管内,修复器主体上设置有驱动骨针在套管空腔内滑动的驱动机构,骨针下端突出套管外部的穿刺部分呈预定的弯曲形状,骨针的末端设置有尖端和用于带动缝线的带线口,修复器主体内设置有同轴的滑动腔,修复器主体上设置有连通滑动腔与外部的竖直滑槽,驱动机构包括手推键、位于竖直滑槽内且可以沿竖直滑槽移动的连接片和位于滑动腔内且可以自由滑动的滑动柱,连接片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滑动柱和手推键上,骨针的上端与滑动柱的下端相连。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用骨针进行穿刺和退出时可以单人操作,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肩袖穿骨定位缝合针。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针对病理症状发展出了各种医疗器械,肩袖修复器是一种帮助外科医生将缝线穿过骨头的工具,特别是适用于需将经骨缝线沿非直线“路径”穿过的诸多手术。在采用具有形状记忆的柔性线而穿过待缝线组织的区域时,现有的对应器械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都是需要多人配合操作,操作的难度比较高,多人的配合操作也需要做够的技巧和默契程度,对此种器械的推广和实用有一定阻碍,实用性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肩袖穿骨定位缝合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肩袖穿骨定位缝合针,包括修复器主体、套管和骨针,所述套管设置在修复器主体的下端,所述骨针设置在套管内,所述修复器主体上设置有驱动骨针在套管空腔内滑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骨针下端突出套管外部的穿刺部分呈预定的弯曲形状,所述骨针的末端设置有尖端和用于带动缝线的带线口,所述修复器主体内设置有同轴的滑动腔,所述修复器主体上设置有连通滑动腔与外部的竖直滑槽,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手推键、连接片和滑动柱,所述滑动柱位于滑动腔内且可以自由滑动,所述连接片位于竖直滑槽内且可以沿竖直滑槽移动,所述连接片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位于滑动腔内滑动柱和位于竖直滑槽外的手推键上,所述骨针的上端与滑动柱的下端相连。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用骨针进行穿刺和退出时可以单人操作,实用性强。
进一步的是:所述修复器主体的下端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内腔与滑动腔对应连通,所述环形凸台的内径与滑动腔的直径相同,所述环形凸台上与竖直滑槽对应位置设置有贯穿的退出槽,所述退出槽的宽度与竖直滑槽的宽度相同,所述环形凸台上设置有可以拆卸的下盖,下盖的外径与修复器主体下部的外径相同,所述下盖中心位置设置有固定套管的贯穿的固定孔。便于拆卸维修和更换配件。
进一步的是:所述修复器主体的上部设置有防滑纹。有效防止手持修复器主体操作时滑动。
进一步的是:所述手推键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防滑凸起。方便上下推动手推键。
进一步的是:所述下盖的下端和套管的下端都设置有圆滑过渡的圆角。防止产生意外的伤害和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驱动机构部分的剖面图;
图3为修复器主体下端的部分主视图。
图中标记为:修复器主体100、防滑纹101、驱动机构110、手推键111、连接片112、滑动柱113、滑动腔120、竖直滑槽130、套管200、骨针300、尖端311、带线口312、环形凸台400、退出槽410、下盖420、固定孔4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永旭精密五金制品厂,未经苏州市永旭精密五金制品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788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船用救生坐凳
- 下一篇:电动驱动的肩袖修复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