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病毒复合无纺布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78906.8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96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家平;张子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华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32;B32B27/36;B32B27/12;B32B27/08;B32B7/12;B32B5/06;B32B5/02;B32B3/24;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病毒 复合 无纺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病毒复合无纺布,所述防病毒复合无纺布包括:第一纺粘无纺布层、第二纺粘无纺布层,所述第一纺粘无纺布层、第二纺粘无纺布层之间设置有聚丙烯熔喷无纺布层,所述第一纺粘无纺布层、聚丙烯熔喷无纺布层、第二纺粘无纺布层热压合连接,一超细熔喷无纺布层通过一胶黏层与第二纺粘无纺布层粘合连接;所述超细熔喷无纺布层的孔径小于0.1μm,且超细熔喷无纺布层的纤维直径为0.1~0.4μm。本实用新型防病毒复合无纺布保证了很高的透气性,整体纵横向断裂强力高,不容易破裂,且有效过滤细菌、病毒,避免了来自外界的病毒进入人体,防止被感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病毒复合无纺布。
背景技术
随着传染性疾病正不断侵扰人类,人们常用的预防方式是在街上或人口密集的地方带上口罩,来阻止细菌的侵入,普通口罩仅能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部分功能口罩具备抗菌功能,但却没有能有效阻隔病毒,且不容易破裂和透气阻力小的的口罩用无纺布。因此,如何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病毒复合无纺布,该防病毒复合无纺布保证了很高的透气性,整体纵横向断裂强力高,不容易破裂,且有效过滤细菌、病毒,避免了来自外界的病毒进入人体,防止被感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病毒复合无纺布,所述防病毒复合无纺布包括:第一纺粘无纺布层、第二纺粘无纺布层,所述第一纺粘无纺布层、第二纺粘无纺布层之间设置有聚丙烯熔喷无纺布层,所述第一纺粘无纺布层、聚丙烯熔喷无纺布层、第二纺粘无纺布层热压合连接,一超细熔喷无纺布层通过一胶黏层与第二纺粘无纺布层粘合连接;所述超细熔喷无纺布层的孔径小于0.1μm,且超细熔喷无纺布层的纤维直径为0.1~0.4μm。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纺粘无纺布层、第二纺粘无纺布层均为涤纶纺粘无纺布层。
2. 上述方案中,所述胶黏层的克重为3~8g/m2。
3. 上述方案中,所述胶黏层为聚醋酸乙烯酯胶黏层。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防病毒复合无纺布,其第一纺粘无纺布层、第二纺粘无纺布层之间设置有聚丙烯熔喷无纺布层,一超细熔喷无纺布层通过一胶黏层与第二纺粘无纺布层粘合连接;所述超细熔喷无纺布层的孔径小于0.1μm,且超细熔喷无纺布层的纤维直径为0.1~0.4μm,保证了很高的透气性,整体纵横向断裂强力高,不容易破裂,且有效过滤细菌、病毒,避免了来自外界的病毒进入人体,防止被感染。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病毒复合无纺布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第一纺粘无纺布层;2、第二纺粘无纺布层;3、聚丙烯熔喷无纺布层;4、超细熔喷无纺布层;5、胶黏层。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华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华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789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节能充电桩
- 下一篇:一种手持无线电监测装置的定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