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于吸附吸排助剂的珠地布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79315.2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00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郭贵源;陈佑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华贸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0 | 分类号: | D04B1/10 |
代理公司: | 苏州知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99 | 代理人: | 陈瑞泷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易于 吸附 助剂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易于吸附吸排助剂的珠地布,所述面料主体由六个针道,每4路一个循环编织成;每个针道均包括两个成圈组织、一个集圈组织和一个浮线,且相邻针道上的集圈组织不位于同一路上,相邻针道上的浮线也不位于同一路上;所述面料主体的织线为异形断面吸排纱,所述面料主体的孔洞规格为52‑54个/cm2,异形断面吸排纱的线长为25.9cm/100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布料达到组织更加立体成圈与成圈间孔隙增加,对透湿率有显著提升,使布料能够稳定通过国家标准,吸水、芯吸效果和透湿效果均获得保证,使使用者穿着舒适干爽,汗液不会黏在皮肤上。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易于吸附吸排助剂的珠地布。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可以采用异形断面吸排纱作为一种永久性吸湿速干纤维,但实际发现,在同一布种、颜色及其它参数不变条件下仍然检测不通过国家标准GB/T21655.1-2008,经鉴定机构检测,得出结果在透湿量及吸水率上呈现不稳定不理想,实验显示在芯吸高度及吸水率、滴水扩散时间、蒸发速率上均为合格,但透湿量一直无法达到≥10000。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异形断面吸排纱作为一种永久性吸湿速干纤维时透湿量差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易于吸附吸排助剂的珠地布。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易于吸附吸排助剂的珠地布,包括面料主体;
所述面料主体由六个针道,每4路一个循环编织成;
每个针道均包括两个成圈组织、一个集圈组织和一个浮线,且相邻针道上的集圈组织不位于同一路上,相邻针道上的浮线也不位于同一路上;
所述面料主体的织线为异形断面吸排纱,所述面料主体的孔洞规格为52-54个/cm2,异形断面吸排纱的线长为25.9cm/100针。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易于吸附吸排助剂的珠地布,
每个针道的组织为:
第一针道: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集圈组织;
第二针道:浮线、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
第三针道:成圈组织、浮线、成圈组织、集圈组织;
第四针道: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浮线、成圈组织;
第五针道:浮线、成圈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
第六针道: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易于吸附吸排助剂的珠地布,
每个针道的组织为:
第一针道:成圈组织、浮线、成圈组织、集圈组织;
第二针道:浮线、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
第三针道:成圈组织、浮线、成圈组织、集圈组织;
第四针道: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浮线、成圈组织;
第五针道: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
第六针道: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易于吸附吸排助剂的珠地布,
每个针道的组织为:
第一针道:成圈组织、浮线、成圈组织、集圈组织;
第二针道:浮线、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华贸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华贸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793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隐藏箱轮机构的箱包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过滤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