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河道治理用仿生水草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80082.8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09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克勤;周宁;董伊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碧泓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C02F3/3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杨慧林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治理 仿生 水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河道治理用仿生水草,包括牵引绳和配重杆,牵引绳和配重杆之间设有若干柔性的仿生水草丝,仿生水草丝包括主干以及与主干连接的若干环状纤维,环状纤维沿靠近至远离主干的方向上形成放射状结构,环状纤维设有亲水性涂层,环状纤维包括若干围成环形的超细纤维,超细纤维的直径长度至少包括两种。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亲水性且比表面积大,可以提高生物膜的挂膜速度和挂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道治理用仿生水草。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河道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使用仿生水草净化技术,仿生水草净化技术是利用悬浮微生物富集材料作为载体进行水质净化的方法。该方法根据生物膜净化原理和物理整流和截留作用,增加水流与微生物载体的接触时间,使水中污染物和填料上的生物膜充分接触,提高水质净化效率。同时由于水中的悬浮物被仿生水草拦截沉降,水体的透明度得到极大地改善,为沉水植物的生长营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食物链和水生生态系统得到恢复。
目前出现了大量的仿生水草技术,如CN108726681A、CN201132794U、CN200943055U等。这些仿生水草的亲水性能和生物亲和性较差,比表面积也有待提高,导致在挂膜速度、挂膜量等方面存在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道治理用仿生水草,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亲水性且比表面积大,可以提高生物膜的挂膜速度和挂膜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河道治理用仿生水草,包括牵引绳和配重杆,牵引绳和配重杆之间设有若干柔性的仿生水草丝,仿生水草丝包括主干以及与主干连接的若干环状纤维,环状纤维沿靠近至远离主干的方向上形成放射状结构,环状纤维设有亲水性涂层,环状纤维包括若干组超细纤维组,每组超细纤维组中包括多个围成环形的超细纤维,超细纤维所形成的环的直径长度至少包括两种。
进一步地,环状纤维包括连接部,超细纤维包括靠近主干的近端部和远离主干的远端部,连接部的一端与主干连接,连接部的另一端与各超细纤维的近端部连接。
进一步地,各超细纤维的远端部与主干的距离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超细纤维的纤度为1.5~2.5D。
进一步地,主干包括多根合股的中心绳,中心绳的外周绞合有至少三根绳股。
进一步地,中心绳大致合股成三角形,三角形的各条边大致呈弧形。异形的主干既能提高纤维的比表面积,又能提高其机械性能。
进一步地,中心绳为丙纶。
进一步地,绳股为聚偏氟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或尼龙纤维。
进一步地,牵引绳还连接有浮球。
进一步地,各仿生水草丝之间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环状纤维沿主干的周向均匀分布。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环状纤维上设置亲水性涂层,提高了环状纤维的亲水性,利于微生物附着。环状纤维的放射状结构、超细纤维的使用增加了仿生水草的比表面积。此外,由于超细纤维的直径长度至少包括两种,提高了环状纤维的蓬松度,更有利于微生物在仿生水草上均匀附着。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河道治理用仿生水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仿生水草丝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只图示了一组超细纤维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碧泓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碧泓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800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间距可调式多球囊导管
- 下一篇:一种骨科临床牵拉固定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