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墙面凹形预留槽模板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80562.4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36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孙久存;刘凯明;谢浩;李强;高嘉;李征;高腾;葛凤凯;闫春蕾;于海潮;董伟龙;赵智慧;张远;赵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翔鲲水务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06 | 分类号: | E04G11/06;E04G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11359 | 代理人: | 徐江华;李宝玉 |
地址: | 10019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墙面 凹形 预留 模板 支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墙面凹形预留槽模板支护结构,混凝土墙面模板支护时,根据预留凹槽位置及尺寸,定制木质模具,木质模具与混凝土墙面模板连接,整体进行浇筑,待混凝土墙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模具,混凝土墙及凹形预留槽施工完成。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板支护结构,可以一次性解决混凝土墙面凹形预留槽分期施工问题,节省了施工成本,提升了工程质量,缩短了施工周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墙体的施工模板,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墙面凹形预留槽模板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建设,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相关的技术也变得愈发成熟起来。在众多的施工技术中,混凝土墙凹形预留槽施工的应用能够显著的促进工程经济效益的提高,并且能够在工程建设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混凝土墙面凹形预留槽施工,先整体进行墙体浇筑,待墙体达到设计强度后,在使用风镐等设备对混凝土墙体进行二次凿除,上述施工工序在施工期间增加了施工费用、降低了施工安全性、加大了对墙体的破坏性,同时不利于对凹槽尺寸的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墙面凹形预留槽模板支护结构,通过向预留凹槽内部填充木质模具,进行模板支护结构的布置以及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破坏墙体、不利于控制凹槽尺寸的技术问题。
其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混凝土墙面凹形预留槽模板支护结构,包括立模,以及立模上表面的侧模和龙骨,所述立模上表面的四边采用侧模环绕一圈,侧模环绕的范围内布置有龙骨,包括同样环绕立模上表面的四边并与侧模相接触的龙骨,以及沿着水平方向均匀布置的龙骨。
侧模和龙骨的高度相同,使得混凝土墙面凹形预留槽模板支护结构上下两表面平行。
所述立模采用竹胶板拼接形成,拼缝的宽度不大于2mm,竹胶板通过底模连接板进行固定拼接。
所述混凝土墙面凹形预留槽模板支护结构的厚度等于混凝土墙体的凹形预留槽的深度。
立模连接板与竹胶板通过钢钉固定,钢钉的间距不大于500mm。
水平方向均匀布置的龙骨数量为2-5根。
立模、侧模和龙骨所用材料均为木质材料。
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板支护结构,可以一次性解决混凝土墙面凹形预留槽分期施工问题,节省了施工成本,提升了工程质量,缩短了施工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凹形预留槽与混凝土墙体位置关系;
图2是预留槽模板安装在混凝土墙体的示意图;
图3是混凝土墙凹形预留槽模板支护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立模安置示意图;
图5是龙骨安置示意图;
图6是侧模安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混凝土墙体;2-凹形预留槽;3-木质模具;4-墙面外模板(竹胶板);5-墙面内模板(竹胶板);6-立膜(竹胶板);7-钢钉;8-拼缝;9-连接板(竹胶板);10-侧模(竹胶板);11-龙骨(木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凹形预留槽2所在位置垂直于混凝土墙体1设置,尺寸长×宽×高=2200×1800×6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翔鲲水务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翔鲲水务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805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装箱运输半挂车
- 下一篇:一种市政工程用生活废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