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纺织用涤纶张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81298.6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51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余代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灿宇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9/10 | 分类号: | B65H59/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赵荣 |
地址: | 324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涤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纺织用涤纶张紧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四角均固接有底座,两个所述第二横杆的外壁分别与左右两侧的通槽的内部间隙配合并延伸处通槽的内壁,两个所述第二横杆的内壁均间隙配合有第三横杆,两个所述第三横杆的顶部均通过销轴转动相连有筒体。该纺织用涤纶张紧装置,通过第二横杆、第三横杆和筒体之间的配合,使得该纺织用涤纶张紧装置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可改变对涤纶的张紧力度的调节,避免涤纶在进行加工时,需进行张紧加工,该纺织用涤纶张紧装置,通过滑套、箱体、通槽和曲杆之间的配合,使得第二横杆与第三横杆可进行在箱体的内部与外部进行稳定的左右移动,使得对涤纶可进行稳定的张紧加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用涤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纺织用涤纶张紧装置。
背景技术
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简称PET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于1941年发明,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涤纶在进行加工时,需进行张紧加工,现有的张紧设备无法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对涤纶进行不同力度的张紧,影响对涤纶的张紧加工效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用涤纶张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涤纶在进行加工时,需进行张紧加工,现有的张紧设备无法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对涤纶进行不同力度的张紧,影响对涤纶的张紧加工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用涤纶张紧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四角均固接有底座,所述箱体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加工有通槽,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接触机构;
所述接触机构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和筒体;
两个所述第一横杆设于箱体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一横杆的外侧均通过销轴转动相连有第二横杆,两个所述第二横杆的外壁分别与左右两侧的通槽的内部间隙配合并延伸处通槽的内壁,两个所述第二横杆的内壁均间隙配合有第三横杆,两个所述第三横杆的顶部均通过销轴转动相连有筒体。
优选的,所述第三横杆与第二横杆的间隙为0.1-0.15mm。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横杆的顶部均设有调节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竖块、第二竖块、螺杆和把手;
两个所述第一竖块分别固接于两个第二横杆的顶部,两个所述第一竖块的外侧均通过轴承转动相连有螺杆,两个所述螺杆的外壁螺纹相连有第二竖块,两个所述第二竖块分别固接于第三横杆的顶部,两个所述螺杆的外侧固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表面加工有纹路。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稳定机构;
所述稳定机构包括曲杆和滑套;
两个所述曲杆分别固接于箱体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曲杆的顶部均固接有滑套,两个所述滑套的内壁分别与两个第二横杆的外壁滑动相连。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往复机构;
所述往复机构包括电机、第一杆体、第二杆体、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竖杆;
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均通过轴承与箱体的内壁底部转动相连,所述电机固接于箱体的底部右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杆体的顶部固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杆体、第二杆体的外壁分别套接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顶部均固接有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顶部均固接有竖杆,两个所述竖杆的外壁分别通过轴承与两个第一横杆转动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灿宇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灿宇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812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盖的抓紧及移动装置
- 下一篇:可拆装的洗车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