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鼻空肠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81955.7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47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汪时芳;张慧娟;周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A61M25/1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 代理人: | 卢海龙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肠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鼻空肠管,包括鼻空肠管,所述鼻空肠管内安装有能够贯穿整个鼻空肠管的引导丝,所述引导丝外表面涂覆有石蜡油涂层;所述鼻空肠管上设置有第一注气口和第二注气口,所述第一注气口和第二注气口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鼻空肠管上设置有第三气囊;所述鼻空肠管的前端设置有过滤装置。本实用新型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同时便于操作,提高了置管准确率,更加有利于在使用过程中避免患者发生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其次有利于过滤掉空肠管中营养液和药物的渣质,更加有利于患者的吸收和预防空肠管发生赌管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鼻空肠管。
背景技术
已知临床上,在进行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时都需要插入胃肠减压管和空肠营养管。对于现有的鼻空肠管如授权公告为CN20559825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一种线绳引导式鼻空肠营养管,包括鼻空肠管,鼻空肠管顶端、底端均开孔,在鼻空肠管内设置贯穿的整个鼻空肠管的引导管线;引导管线上端设有拉环,下端伸出鼻空肠管,伸出鼻空肠管的线绳管外部分呈螺旋状压紧排列,在引导管线管外部分外还封装有可溶解性粘合剂及薄膜包衣。操作十分简单,极大程度的简化了传统医疗操作的难度,降低医疗风险,以利于更多地患者实施鼻空肠营养治疗。但是在操作过程中空肠管插入胃内时会很容易发生恶心和呕吐等症状,不利于患者的使用。其次空肠管中营养液中有杂质会被带进肠胃内,这样会导致患者身体更加不适。综上所述,有必要对现有的空肠管作出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鼻空肠管,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同时便于操作,提高了置管准确率,更加有利于在使用过程中避免患者发生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其次有利于过滤掉空肠管中营养液和药物的渣质,更加有利于患者的吸收和预防空肠管发生赌管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鼻空肠管,包括鼻空肠管,所述鼻空肠管内安装有能够贯穿整个鼻空肠管的引导丝,所述引导丝外表面涂覆有石蜡油涂层;所述鼻空肠管上设置有第一注气口和第二注气口,所述第一注气口和第二注气口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鼻空肠管上设置有第三气囊;所述鼻空肠管的前端设置有过滤装置。
所述第三气囊设置在鼻空肠管的前端,且第三气囊与鼻空肠管同轴分布。其优点有如下优势:第一,第三气囊的设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手动将鼻空肠管通过患者的胃进入到空肠内,第三气囊里面注入的气体会堵住胃内的贲门口,从而使胃里面的气体只能下行后打开幽门口,这样就更加容易提高徒手插入鼻空肠管到患者空肠内的成功率;第二,在鼻空肠管插入患者的空肠中,在患者发生恶心呕吐时,却没有胃肠减压装置时,可通过鼻空肠管中注入气体,在第三气囊里面注入的气体会堵住胃内的贲门口,从而防止患者发生呕吐误吸的现象,更加有利于患者的治疗;第三,当患者需要进行平卧位治疗时,可第三气囊里面注入的气体会堵住胃内的贲门口,有利于防止这类治疗的过程中造成胃内容物倒流误吸,更加有利于患者的治疗;第四,由于将鼻空肠管从患者的鼻孔插入,鼻空肠管经食道进入胃,通过手动将鼻空肠管通过患者的胃进入到空肠内,在鼻空肠管确定在胃进入到空肠内后,在鼻空肠管中部注入气体,且第三气囊里面也注入气体,有利于防止鼻空肠管滑动或滑出或移位,大大减轻患者的鼻子为固定鼻空肠管而造成的皮肤损伤或局部受压的现象,从而使得患者使用更加轻松和安全。
所述引导丝上端设置有拉环,所述引导丝下端设置为螺旋状。更加有利于通过引导丝将鼻空肠管伸入到患者的空肠中,提高精确性。
所述鼻空肠管的前端和过滤装置呈子弹头状,所述鼻空肠管的前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且所述过滤装置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相互配合连接所述鼻空肠管与所述过滤装置,便于拆卸与安装。由于鼻空肠管的前端和过滤装置呈子弹头状,更加有利于在胃和肠道的蠕动下可以很顺利的进入空肠内,减轻触碰胃和肠道,减轻操作过程中的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医院,未经浙江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819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修复用生根粉投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城市车行道路牙石排水沟结构